标签:
杂谈情感 |
分类: 情感家庭杂文 |
英姐的女儿如今都是三十岁的人了,想来她结婚最少也是三十余年了。说起来,英姐和婆婆平静相处的日子就是从女儿降临的那个年头结束的。
或许很多人觉得这很平常不奇怪,婆媳自古就是水火不相容,处不好没什么,太正常了。我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婆媳问题,不是因为我人好,而是我就压根没有婆婆,真的是说不清楚也想不明白为何这两个人千年来少不得争斗是为那般。
书归正传,还是说这英姐吧。那年她产下女儿,要求婆婆帮忙看孩子,因为她自己工作很辛苦,老公工作更加忙碌,也算是有理由。婆婆窝在自己的老屋里生活了已是大半生,虽说是自己孩子的家,可是离开老屋出门住着就是不习惯,人老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婆婆思前想后还是拒绝了她,也就是说当年没有帮英姐看顾孩子。
我想光是这一点也可能不会让她记仇那么多年。婆婆一共生有七子,曾经给其中一个儿子看过几天孙,也是因为在外住不习惯,很快的就又回去自己的老屋自己过去了。这对于同是媳妇的英姐来说,就成了参照。为什么帮她看不帮我看,是不是嫌弃我生的是孙女不是孙子,种种对婆婆的揣测,使她对婆婆的恨意更加深了一层。
因为这个陈年往事,英姐恨透了婆婆,想起来就愤愤不平地骂,当着婆婆骂,当着丈夫骂,当着家中其他兄弟骂,叫人家几个儿子情何以堪,竟然没引起家暴我都奇怪。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会是怎样的深仇大恨。不止骂,逢年过节也从不回家看望婆婆。只要听到丈夫又去看婆婆了,也会骂不绝口,吓得老公,回家看望亲娘,从来都是偷偷地行动。
我有时常想,做人何至于此,心胸开阔点,自己也少困扰。婆婆养了这么多年儿子,老了还要辛苦看孙辈,人生岂不苦。人各有志,有的老人爱帮忙照顾孙辈,那是你做小辈的运气,要懂得感激,因为这不是做婆婆的法定责任。老人不想看顾孙辈,我们也不该也不能抱怨,毕竟老人不欠你这个。
更何况不为婆婆也该为自己,别让灼灼恨意毁了本该快意的生活。做人心态要放平,才会得解脱。另一方面,或许还是沟通问题,各人的心思不能猜,猜来猜去不明白,徒增怨恨。都是一家人,不如大家坐下来,好好交交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心情说开了,懂得体谅别人,或许就不存在这三十年的怨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