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 |
老话说的“三岁看老。”果然无假,其实一个人的人品性格基本上小小年纪就已经奠定了,大方向要想在日后改变基本上不说不可能,确实是相当难了。比如有的人散漫,无所谓,诸事不计较又固执到极点,像我的父亲,无论谁说抽烟不好,有害健康世人皆知,他也知道,可是他还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继续抽他的。
而我的儿子像极了他的父亲,对生活认真,一丝不苟,善听良言。特别是在饮食健康上,最能突出他父子两的个性。只要专家说什么东西健康,人家总是趋之若鹜,什么不健康,亦是避之唯恐不及。
“驴”从小就被爸爸和老师灌输什么样的食物健康,什么不健康不可以多吃。小小年纪门清。爸爸说,吃糖不健康。看见糖的时候,虽然“驴”很想吃,自己在嘴里也会说这个不健康,看着小小孩被食物蛊惑又强忍欲望的表情,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他基本上很少或不吃巧克力,糖,蛋糕等各种各样的零食,我们自己家里从来不买。也从不喝可乐,给他他也不喝,有时吃个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洋快餐只点牛奶喝或喝自带的白开水。而且这个孩子满嘴说的都是,谁谁谁说的这个不健康,那个不健康。最早,“驴”不爱吃青菜,这恐怕是遗传,被我逼着吃,每次都说不吃青菜长不高或者眼睛不好,他就会勉为其难地吃。
为年幼一代养成健康饮食习惯,新加坡健康促进局督促幼稚园执行健康饮食计划,健康从小开始。将健康理念融入教育中,向儿童灌输营养知识,难怪“驴”总说,老师说这个不健康、那个不健康。新加坡健康促进局为幼儿园设立了厨艺培训课程,教授他们如何将儿童不太爱吃的蔬菜等做得更加美味。
不过,有时候儿童的健康饮食并不应该和成人完全一样,做父母的有时候还真得认真研习一下。比如说,成年人要健康,晚餐的标准是不要吃得太多,不要吃得太晚,临睡前几小时就不要进食了。然而孩童的晚餐标准就有所不同,因为孩童晚间是成长的关键时间,也不可以缺乏了营养供应。甚至脂肪类、糖类的营养摄入也要比大人多些,这是为了大脑的发育提供营养,所以很多成人的健康理念放在孩子身上也不可以不经过思考的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