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育儿 |
分类: 育儿 |
现在越来越多有余粮富裕的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送他们出国留学。甚至有从幼稚园就开始了。这些父母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既然有条件,自然会从孩子小的时候就给孩子一个更加优越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孩子要从小培养,这理论深入人心,自然家长们要为了孩子的未来奋力一搏。
朋友的儿子14岁,中学二年级,在新留学已四年。朋友说,他们已决定明年给儿子转学去加拿大。问她其中原因,她说,孩子已经疲沓了,不似先前刚来时努力,沉迷电脑,成绩有下降。以这孩子目前的成绩很难进入新加坡的好学校。继续读下去,前途也不甚光明。新加坡公立学校学费虽然比加拿大低廉,但食宿却贵过加拿大,这样算下来背着抱着一样沉,倒不如换个新环境,有个新开始。
朋友说,是儿就治爷,以后的路还长呢。可见父母为了儿子真可谓呕心沥血啊。
幸亏朋友他们是一对能折腾的夫妻,如若是我,倒要累死了。不过无论这孩子将来成绩如何,从小跑几个国家确实长了见识倒是真的,就是不知道他的身份认同感会是怎样。
另一家更加彻底,在新读了两年,还是决定回国了。孩子太小,那孩子从1年级开始读,妈妈在新陪读,按说是个好的开始。可他母亲说,孩子实在难以适应,就连自己这个成人也是难以适应。
夫妻和孩子三人分居两地,滋味确实不好受。权衡之下只好趁着孩子还小,才来时间不长,还比较容易追赶国内教育程度,他们选择立刻回国。回去又是一通恶补,要不孩子根本跟不上国内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进程。
我觉得吧,各国的国情不同,教育体制体系都不同,中小学生自身未成熟,欠缺适应能力,还是留在国内上学好。强行把他们送出国,只能是利少弊多,得不偿失。把孩子送到异国留学,即使他完全熟悉了人家的语言,仍然很难被异国的文化接受。
举个例子,就拿历史课来说,各国都有开设,内容各不相同,各自学习得都是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居多,那么孩子的认同感会受冲击。无论将来再回国发展还是留在留学国,都会在情感上是一个外来人。一个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一窍不通的中国人,就身份认同来说,可不是两边够不到。
各国都有爱国教育课程,从小留学,你说是教育出的孩子到底爱哪个国家呢。不如等孩子在各方面都成熟,再出国读大学,才能真正达到交流文化,学习先进的留学宗旨。除非是以移民为目的的留学,那另当别论,自然是越早越好。
有些父母单从经济方面考虑,对,有些国家公立学校是学费低廉,但是没有想过,食宿花费却很惊人。有时孩子成绩不好,无法入读公立学校,不光是前程堪忧,算起来更是一个无底的黑洞。
就拿新加坡来说,公立学校的学费是很便宜,但食宿却很不便宜,特别是住宿,弹丸之地,资源有限,当然就很昂贵。一个小留学生还需要监护人,在新加坡,每个月的生活费用最普通也在一千五到两千新币(汇率,目前大约为1:4.8),甚至更高。
让小孩子留学,不是没有好处,好处也很多,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语言能力。在优缺点之间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