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欢笑和哭泣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 |
最近心中有事,总是睡不好觉。常常凌晨醒来,再无法入睡。悄悄去看儿子,躺在他身旁看着熟睡的儿子。他双唇微启,头枕着自己的手臂睡得香甜。突然听到他的抽泣,显然他一定是在梦中感到委屈和痛苦。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是该叫醒他,还是不要打扰他,抑或是应该用抚摸安慰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不如什么都不要做,我只这样静静地看着他,他的面庞还是安详,只有呼吸声是痛苦压抑的。一个小小人身体里到底压抑了什么样的痛苦,要在梦中哭泣。
记得我小的时候也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那时也还没有到上学年纪。一次在姨妈家睡了,我正在梦中,突然被姨妈叫醒,心下正迷茫,姨妈问我,“你做了什么梦,哭的好伤心。”她或许以为立刻叫醒我,我就能告诉她一个清晰真实的梦境,可是我是真正一点没有印象,连自己也疑惑到底自己做了什么梦。
人之初,本该是洁白白纸一张,为什么小小年纪会积蓄下这许多的痛苦和恐惧,要在睡梦中爆发和发泄,难道真的有前世今生。是不是前世的爱恨情仇在睡梦中得到释放,才会这样。我倒希望这样可以解释的通,若不然,倒成了做父母责任疏失,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承受了痛苦和心理负担。
当然孩子也会在梦中咯咯地笑,我也听过几次儿子梦中爆发的笑声。爸爸问,“儿啊,昨晚你笑神马?有什么可乐的?”儿子总是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和不以为然的样子。
在我们平常人看来,笑醒似乎比哭醒要好得多。但从心理学潜意识角度讲,笑醒的心理状态似乎比哭醒时的状态更差。笑醒有可能是对自己现在的状态并不太满意,但又不敢面对,只好采取自欺欺人的态度。压力太大,烦恼太多,在现实中无法发泄,就会在梦里给自己制造一点快乐。年轻时,我对心理学十分感兴趣,其实心理学作为一种学科也才发展了百多年,一些著名心理学家的理论玄而又玄,晦涩难懂。最著名的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就像一本性的解析。很大程度上我并不认为心理学是科学,不可笃信。
不过,在医学上,也认为孩子这种梦是正常的,这说明孩子智力正在发展,人的智力增长很大程度上在小时候,晚上做梦的时候。我宁愿相信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