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邻居

(2014-06-09 09:03:49)
标签:

育儿

分类: 新加坡生活

都说是远亲不如近邻,有时一个好邻居真的是受用一生。我们这一层是六户,户型都不同,有大点的有小点的。我家对门住着一对老夫妻,两人都已退休,育有一女一男,都已成家,搬出去住了,偶尔会回来看看父母。男主人天天在家闲着,也不出门,只是会在附近超市买菜碰到他,显然家里购物买菜都是他负责。他每天下午会喝点啤酒,因为每天下午2时左右,都能听到他踩啤酒罐的声音。

 

女主人白天会出门去女儿家,给女儿看孩子。不难从他们现在的样貌,看出两人年轻时,必定是一对金童玉女。特别是这位面目如画的老妈妈,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女。她每日凌晨5点必出门晨练,还得以保留了曼妙身材,常常出门穿的俨然一位少女。老妈妈性格很开朗,每次见到我们,都会给儿子糖吃,夸赞儿子“SO CUTE(真可爱)." 

 

他们家白天从早到晚都是敞着门的,或许是为了享受穿堂风。开始我还不太习惯,每次出门,都有被监视的感觉。久了习惯了,就无所谓了,反而觉得有种安全感,随时有人帮你看着门。我们出国玩,回来也会给他们带点小礼物。

 

我和儿子每天出门时,常听到他们在客厅里谈话,知道他们自己家庭内部是讲英文的。不过,每次他们都会主动用中文和我交谈。也会要求他的小外甥孙讲中文,显然孩子的中文不是很灵,常常羞于启齿。

 

再隔壁,是有三个孩子的家庭,男的是新加坡本地人,女的是上海人。他们每年都会在11月假期带孩子回上海享受清凉。记得最早,我还不认识他们,甚至都没有在共同住着的楼上遇到过。有次,我带孩子在楼下游乐场玩,那上海妈妈也带着孩子一起玩,相约回家时,竟然发现是住同一座楼。进得电梯,竟然发现是住在同一层的邻居,那一刻两人相视而笑。我们这一层还住了两家印度家庭,从来没有来往,只是见面打招呼而已。

 

我们楼上那一家人是新加坡本地华人,他家60岁左右的男主人最有意思。有次,我开着厨房的窗,洗衣服。突然听到他站在自家厨房窗口大喊,”喂,中国人,小姐,先生。。”一连大叫了好几次。我们这座楼上上下下住了好几户中国家庭,没有一个搭理他。曾听同座楼的一位中国妈妈说,每次和他相遇,他都会叫她的儿子“中国仔。”这位先生也常常弄的楼板乒乒乓乓的响,晾出去的衣服在滴水,弄湿了楼下别人快晾干的衣服。我们上楼去投诉过他好几次,他都说,是女佣不注意,然后就骂女佣。那些马来家庭最喜欢住在一楼,更少接触。

 

形形色色的邻居,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常见,有的可能住了一辈子,互相也不认识,这就是现代生活。少了新加坡人崇尚的甘榜(新加坡旧时的小村落,是一个马来语词汇。)精神。那时,所有的邻居都认识。每天都会见面,家家户户的门都开着。现在住上了大厦,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陌生,心与心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为了促进邻里和谐,新加坡政府设立邻里中心和民众俱乐部,供大家集体活动,互相增进了解,也为居民提供生活配套服务的设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儿知我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