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恩威并施对付“驴”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 |
专家都在讲爱的灌溉,温柔的教养。难道“斥责”一声就不是爱的教育吗?有时,教育常会出现悖论,严厉的家庭常出产温顺有礼的孩子,太过温柔的家庭出产的孩子反而霸道。我这样讲,并不是要严厉不要温柔,两者都不可或缺,要完美的结合,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拿捏好一个度。
教育孩子没有一个范式,一种好的方法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孩子一个样,这个方法用在你女儿身上好,用在我儿子身上就不起作用,或者起反作用。好的妈妈一定是在生活中摸索,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路。
都说孩子有心用任性来牵制妈妈,其实,我觉得孩子任性并不是为了控制妈妈,孩子的心智还没成熟到那种程度。孩子任性或许只是情绪的发泄方式纾解压力,是一种本能。
“驴儿”就常常因为得不到而兀自哭闹不休,开始我们也是好言相劝,完全不起作用,因为他哭闹的时候,听不到爸妈在讲什么,更别说听进去,起作用。后来发现,只要我稍稍提高声音分贝并严肃地警告,“闭嘴”,“驴儿”就会立刻安静下来。那么这时,你要对他温柔地说什么道理都好,他就能够静静地听取你的意见。爸爸是采用另外一种方法,转移注意力,也十分有效,不过确要考验父母的耐心。至于这两种都能起作用的方法,对孩子产生怎样的长远影响,那就无从知晓了。
新加坡的家庭教育流行一种藤条教育,不听话就用藤条鞭(新加坡的学校也执行这种鞭刑)。我还没有试过,并且也不打算试,因为我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给他留下羞耻感。
我完全不担心,儿子会因为偶尔的斥责,而心里产生阴影认为妈妈不爱他。事实证明,儿子仍然有满满地安全感,知道爸爸妈妈都爱他。
我也常常会在他安静、愉快的时候告诉他,我有多爱他,给他温柔的吻。自从有了孩子,我就可喜的发现,自己从一个羞于说“爱”的人,变成了一个常常表达“爱意”的人,孩子就有这能耐去改变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