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反思
(2018-06-24 14:24:11)
这是当班主任的第3个年头,也是在重庆书院蜕变的第一年。班主任的工作繁琐、细致,可谓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一年下来,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思考,从茫然和不知所措中一路走来,逐渐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这学期我继续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换位思考和沟通。
孩子出现问题时,除了要有换位思考的态度,要时刻与孩子沟通,他们也有自己那么做的原因。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避免上下级雷区,无疑为与孩子们之间的沟通架起了一道鸿沟。
孩子规则意识建立了,还得依靠他的自我管理能力来加强。于是,这一年里检查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孩子们自己整理自己的书桌和书柜,每天从早到晚管理好自己的这片小天地。
时间长了,再由能力强的孩子带动能力稍弱的孩子,以此来巩固。
如何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那就是将教室真正变成孩子们的天地。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让每一个孩子担任小老师,从小培养责任意识。
3、训练要扎实
4、表扬要及时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有时是一个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昵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有时是一个印章或一张表扬信。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更加积极,表现更出色,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真诚交流,细心呵护
一年级学生天真无邪,对什么事都好奇,爱问为什么,作为班主任老师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其真诚交流、谈心,同时也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心里话,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平时,除了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外,还要询问学生有什么意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由于孩子们成长的家庭环境不同,与孩子们相处的模式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因为家庭情况,造成缺乏安全感、经常哭着要回家。对于这部分孩子,你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去陪伴他,让他对你和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产生依赖,才能使后续教育的开展得以保证。
三、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
一年级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孩子任何的小细节,我都要通过微信和家长及时联系,就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长频繁交流,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随后还要不定期地跟踪孩子的改变情况,最后才能使孩子的各方面在你的眼中稳步前行。
作为一名一年级班主任,我已深切感受到这是一项艰巨而又辛苦的工作,同时这也是一份意义深远的工作。要做好一年级班主任,甚至将一个班级带好6年,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