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学员之声分享 |
分类: 【我与书院】 |

报名参加辅助员培训,最初我是非常犹豫和纠结的。总觉得自己修学不够好,如果真的带班,遇到学员的问题不会回答时,怎么办?我也担心带班占用很多时间,万一影响工作、生活和修学,怎么办?考虑再三,在大家的鼓励下,抱着学习技能的心态,带着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轮到上岗的侥幸心理填表报了名。
之前参加《学员手册》大共修,观听慧诚师兄的讲解,觉得他侃侃而谈,很了不起。可是这次终于见到了他本人,听他讲解《辅助员基础培训》,第一感觉真是压力山大!慧诚师兄讲解得很好,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通俗易懂,可小组讨论之后,轮到学员上台分享环节,简直是煎熬!在情景演练2的环节,我们需要扮演沙龙主持人的角色,要解决“对想进书院,又不想放弃原来团体的老修行,应如何回应”的问题。无论在下面想得多好多充分,扮演“老修行”的慧诚师兄总会用他环环相扣又合情合理的提问,把我们逼到只会重复最后的一两个观点,不知如何妥善收场的地步,备受打击。
经过了一中午的思考,抱着不怕被虐、考验自己抗打击能力的想法,我下午很积极地第一个上台分享。结果一上去,就犯了第一个错误。急着提问,想快快表达自己的观点,却没有按照上午约定好的规则办事:先自我介绍,待被授权之后,才可以开始发言。这其实是辅导员的大忌:我行我素,不按照规则和模式做事。带班不是以个人经验、方法教导学员,而是要传递书院的模式,遵循原则办事。
分享开始后,我始终保持微笑,按照自己想好的套路,一直在提问,试图把“老修行”问倒才满意,但“老修行”并没有被绕进去。我问完了事先准备好的所有问题,无话可说了,仍没有能够完全说服“老修行”,被请回了座位。
下台之初,我颇为沾沾自喜,自认为学过心理咨询师,心理强大,没有被慧诚师兄难倒,反而有一两个问题挑战了师兄一下,却不知自己无形中已犯了第二个错误: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回去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以慧诚师兄的经验,想要把我问到哑口无言、痛哭流涕,简直易如反掌,但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针对我的提问结合相应的培训内容进行解答和讲解。这种坚定信念、把握大局的能力,不正是我们每一位发心做辅助员、辅导员、沙龙主持人的学员应该学习的吗!我们是来参加培训的,慧诚师兄是发心传帮带,是为培养辅导团队服务的。自己不从培训目的和发心考虑问题,是典型的我慢我执的表现。
第二天,经过更深入的思考,我发现了我慢的重要原因所在,那就是本次辅助员培训,我们班有九位师兄参加,是参训人数最多的班级。自己抢着上台分享,潜意识里是想证明我们班修学得好,辅导员班带得好,还是小小的凡夫心在作怪。这里又犯了第三个错误:看起来是为了维护班级荣誉,其实背后正是法师讲的团体我执。
第二天下午的培训与前面的截然相反。慧标师兄言语幽默,给学员充分的鼓励,课堂上欢声笑语,学员们分享争先恐后,全然没有了缺少午休的昏沉。我们特别感慨,为什么两位讲师差距这么大呢?貌似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可是每次小组讨论时,我们却会在不知不觉中引用前面慧诚师兄讲课的内容来回答慧标师兄的问题:“一个人不可能被说服,但可以被影响”“带班出问题,主要是个人修学不到位,执行模式不标准”……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慧诚师兄的教学方式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两天培训的内容丰富而充实,感恩两位优秀讲师!风格迥异,却又殊途同归,推动我们在压力下思惟、成长,在愉快中带着满满的信心回家。现在,我终于明白,其实培训的效果,与讲师的讲课风格、说话习惯无关,关键看自己发心如何?投入了多少?领会了多少?改变了多少?……
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安排带班,虽然仍旧自信心不足,虽然仍有诸多纠结,但我深信,通过这次培训,一定会走出一批辅助员、实习辅导员、辅导员,从而带出更多的辅助员、辅导员!这支不断发展壮大的辅导队伍,一定会促进书院更好、更快地发展,最终实现宏愿:把菩提书院开到尽虚空遍法界,利益十方三界一切众生!
请让我再次借用慧诚师兄的话与大家共勉:“一个人不愿意改变时,没人能让他改变”“你们愿意改变吗?真的愿意改变吗?”“从发菩提心开始,做一个合格的辅导员!”
我愿意改变,愿意发菩提心,你呢?
感恩三宝!感恩书院!感恩导师!感恩一切众生!
前一篇:【净欢:佛光慢慢照进我的心】
后一篇:【慧泽:凡夫心的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