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学员之声分享 |
分类: 【我与书院】 |

凡夫心的强大远非我们能够想象。在同喜班学习了将近一年,我觉得自己已经从身口意方面加以关注、重视了,并且,师兄们和家里人都说确实看到了我的很大变化。但是,假期将至,工作进入紧张的扫尾阶段;年关将近,走亲访友迫在眉睫;孩子的假期也开始了,家长会上老师的督促声声不离于耳;身体不适状况频出……当各种问题组团袭来的时候,自己似乎又要回到学佛之前的状态:混乱无序、焦虑烦躁、郁闷抱怨。
之前,在感觉到前行的脚步慢下来的时候,我思考过。最后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一个三百斤的胖子,减到二百斤,效果是很明显的;从二百斤再减到一百五十斤,那看起来的变化就是似有若无了。而我就是在从二百斤奔向一百五十斤的阶段,效果已经不突出,实际很正常。
但最近,我又一次感觉到“痛”了,“痛”得几乎难以承受。原先貌似合理的答案也在事实面前站不住脚了。我强迫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妄念中抽身。静下来,静下来……
我回想起刚刚加入班级微信群的那段时间。师兄们在微信里各抒己见慈悲分享,我也是兴致盎然,积极发言,而且还常常受到师兄们的“给力”“大赞”。在一片随喜赞叹声中,我逐渐享受其中,以至于到后来,每天上班就上线,必须分享几句。如果没有师兄们的互动,可能还会有点小失落:我的分享不好吗?没人受益吗?从狂热中冷静下来,我挖掘自己的心行:我的初衷是和师兄们共同讨论共同进步,但在师兄们的认可中我迷醉了,我的发心偏离了最初的定位,更加在意的是别人的嘉许,而不是分享是否让大家获益了。带着满足自我的心理,成就的是什么?是“我执”和“重要感”!为了断除自己的不良心理,我告诉自己:非常时期需要冷处理,没有深刻的感受,对师兄们的话题,只看不发言。等到心态摆正了再参与。后来,心行的确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并且安住下来。
那么,现在的我,为什么又开始不堪所负,身心疲惫呢?现下的心行又是什么呢?
快放假了,本来就已经很忙,领导的督促更加让我感到很不平衡。我也想节前早点做完以便在假期多陪孩子而不是加班,现在何必一天五遍、六遍地催!况且,加班费还不一定有!我把涉及的人和事,统统放进了自己的设定,继而,没有依据的推断激发着内心的不满、抱怨。其实,领导或许确实就是想让我们不被打扰、踏踏实实地度过一个春节假期的。
临近春节的走亲访友,是被迫顺从父母的心愿,因为我和那些亲戚并无多大往来,更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这又违背了我的意愿。花钱多少暂且不说,耽误时间又浪费精力!为什么我的父母就不能像别家的父母那样多体谅儿女?在和父母的想法冲突的时候,我的心行又是什么样的状态?我选择了以自我为中心,“我执”又一次站到了上风。
孩子的期末成绩,像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我委屈,委屈自己的付出没有收获;我担忧,担忧如此下去他的前途在哪儿。我的心行在哪个轨道?——轮回。我在试图为孩子追求一个美好的未来,并且执著于此不肯放手。可是我能左右他的命运,能扭转他的业力吗?
师父在《道次第的修学意义》第一讲中说过:我们所学的佛法,要能够产生作用,必须落实在实处,就是心行。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首先是纠正错误,然后是重复正确。经过两周的学习思考,我真正理解了师父的话。当不良情绪生起的时候,我们的觉知应该是敏锐的。正如现在,我已经能够剖析自己的不良心行,然后提起正念并以此为镜,反观自己,在关注心行中增长慈悲、智慧。
之前,在感觉到前行的脚步慢下来的时候,我思考过。最后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一个三百斤的胖子,减到二百斤,效果是很明显的;从二百斤再减到一百五十斤,那看起来的变化就是似有若无了。而我就是在从二百斤奔向一百五十斤的阶段,效果已经不突出,实际很正常。
但最近,我又一次感觉到“痛”了,“痛”得几乎难以承受。原先貌似合理的答案也在事实面前站不住脚了。我强迫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妄念中抽身。静下来,静下来……
我回想起刚刚加入班级微信群的那段时间。师兄们在微信里各抒己见慈悲分享,我也是兴致盎然,积极发言,而且还常常受到师兄们的“给力”“大赞”。在一片随喜赞叹声中,我逐渐享受其中,以至于到后来,每天上班就上线,必须分享几句。如果没有师兄们的互动,可能还会有点小失落:我的分享不好吗?没人受益吗?从狂热中冷静下来,我挖掘自己的心行:我的初衷是和师兄们共同讨论共同进步,但在师兄们的认可中我迷醉了,我的发心偏离了最初的定位,更加在意的是别人的嘉许,而不是分享是否让大家获益了。带着满足自我的心理,成就的是什么?是“我执”和“重要感”!为了断除自己的不良心理,我告诉自己:非常时期需要冷处理,没有深刻的感受,对师兄们的话题,只看不发言。等到心态摆正了再参与。后来,心行的确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并且安住下来。
那么,现在的我,为什么又开始不堪所负,身心疲惫呢?现下的心行又是什么呢?
快放假了,本来就已经很忙,领导的督促更加让我感到很不平衡。我也想节前早点做完以便在假期多陪孩子而不是加班,现在何必一天五遍、六遍地催!况且,加班费还不一定有!我把涉及的人和事,统统放进了自己的设定,继而,没有依据的推断激发着内心的不满、抱怨。其实,领导或许确实就是想让我们不被打扰、踏踏实实地度过一个春节假期的。
临近春节的走亲访友,是被迫顺从父母的心愿,因为我和那些亲戚并无多大往来,更谈不上有多深的感情。这又违背了我的意愿。花钱多少暂且不说,耽误时间又浪费精力!为什么我的父母就不能像别家的父母那样多体谅儿女?在和父母的想法冲突的时候,我的心行又是什么样的状态?我选择了以自我为中心,“我执”又一次站到了上风。
孩子的期末成绩,像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我委屈,委屈自己的付出没有收获;我担忧,担忧如此下去他的前途在哪儿。我的心行在哪个轨道?——轮回。我在试图为孩子追求一个美好的未来,并且执著于此不肯放手。可是我能左右他的命运,能扭转他的业力吗?
师父在《道次第的修学意义》第一讲中说过:我们所学的佛法,要能够产生作用,必须落实在实处,就是心行。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首先是纠正错误,然后是重复正确。经过两周的学习思考,我真正理解了师父的话。当不良情绪生起的时候,我们的觉知应该是敏锐的。正如现在,我已经能够剖析自己的不良心行,然后提起正念并以此为镜,反观自己,在关注心行中增长慈悲、智慧。
前一篇:【张琪:我的信仰之路】
后一篇:【慈月:同修班修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