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菩提书院三级修学分享 |
分类: 【我与书院】 |

一、明了因果,不要抱怨
在修学之前,我的创业刚失败,那个时候挺郁闷的,把失败都归咎于外因。我们没有找到好的技术,技术开发跟不上产品开发需求节点,没有找到天使投资,团队沟通上不够清晰,执行力不强等等,总是会去抱怨一些外在因素。学佛后明了因果,我再次深刻反思上一个项目,才知道,那些我所抱怨的也正是我自己造成的。没有找到好的技术,是我没用全力去找;没拉到天使投资,是因为对项目理解得还不够深刻,我有什么理由让投资人感兴趣呢;团队执行力不强,是因为自己没有传达到位,时间节点没做好,目标管理没做好;没钱甚至也是自己在财务风险方面的把控没有规划好。所有呈现的结果都必然有一个因,所以没有必要去抱怨。正如现在很多人都会抱怨说:“自己工作不顺利,老板不赏识”、“公司团队氛围不好”、“项目前景不好”,又或者是“工种不合适”等等,其实这大部分也都是自己的问题,却都习惯找个理由去逃避。在一个团队工作中,如果什么问题都不发生,你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我们的存在就是不断去解决问题的。所以不要抱怨,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你自然会变得更加强大,做事自然也就顺了。明了因果,不要抱怨,这个心态的转变也让我知道了,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敢面对问题的心而已。
二、观照内心,莫向外求,学会感恩,不卑不亢,谦卑待人
年轻人都比较容易情绪化,一件小事,如果下属做得不好,都很容易就会对其发火,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往往发完脾气,过了一个时间点后就会开始后悔,知道自己不该发脾气,既伤神又伤害别人。学佛后,明白了观照内心的重要性,面对很多问题、很多员工做事结果不到位,首先我会观照自我的内心,先反思自己是否传达到位?在哪个环节没有去提醒,导致这些结果的发生?如何去想办法解决?而非一味地责怪和批评,并思考如何让其下一次不再犯错。而非一味外求,要求其给我做到如何如何。在生活中也学会了不断自省去反观内心。今天看到的一些东西让我挺焦虑的,就是我在2012年做互联网创业期间结交的很多好友,如今很多都已经很成功了。他们或公司已经赚了大钱,或已经拿到千万投资,又或者在圈内名气很高,著名的有微信生意宝、超级课程表等等。这不免让我对于未来有点急躁。但急躁一念升起马上就有一念跟进,别人的那些成功都是别人的,福报不同,也不必羡慕和嫉妒,人家风光背后的付出和承受的远比你多得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地做事,并通过精进的修学去改善自己的命运。保持自我的观照,让我明白了,“我”才是我这个世界的创造者,世界只是我的观念创造的,心如何去书写“剧本”,行为就会导演出怎么样的世界。心行改变,自己看到的世界也会改变。这样思维,似乎烦恼也就没那么多了。就这么谦卑地感受世界给予你的点滴,感恩这一切的安排。
三、付出即得到,得到需感恩
在书院的修学中,我想我应该是那个请假最多的人。班级的师兄们很少能见到我,但是他们一直包容我、体谅我、关心我、帮助我,这些我都很感恩。或许我是班级里最小的,所以能得到点特殊待遇吧,哈哈!也正因如此,我在修学过程中因为各种违缘想要放弃的时候,一想到众师兄的关照,就不想让他们失望。我告诫自己不能放弃,不能脱离,也希望能多多去书院做义工、做传灯,去感恩在书院得到的一切。我成功传灯的两位师兄已经进入书院修学。传灯过程中,或者在做义工期间,他人一句感谢、一个回馈,都让我十分的喜悦。我也能在跟师兄们的交流沟通中,理解到他们就是我在修行路上的镜子,在教育我如何进一步改善义工发心的不足,提醒我在传灯方法上要更善巧,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改变,对于传灯即为最好的方法。
总结这一段时间以来,学佛后的改变真的非常多。佛法非常的殊胜,收获还有很多很多,以上仅分享最近理解比较深刻的几个观点。在修行路上,我是幸运的。我是在书院从零开始修学的,所以我可以很好地根据《道次第略论》,正确地学习和改变自己的心行,能在这么小的年纪来修行,来改变我未来的生命状态。但我也是不幸的,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很多殊胜的法义内容领悟得还不够深刻,根基也不稳定。修学这一年我的改变是非常巨大的,对于生活和工作我也能很好地结合佛法的义理去接受和承担。不论幸运与否,根基深浅,违缘多少,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我已在路上”!
前一篇:【智星:佛法使母亲如此安详】
后一篇:【觉玉:书院修学让我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