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静修营实记

(2014-12-07 17:46:32)
标签:

第九届

菩提静修营

分类: 【营员心语】
2014年静修营实记

净  

  国庆节期间参加了6天的菩提静修营,很受感动。去之前,虽然已进入菩提书院同喜班开始修学,但态度还是犹豫、怀疑的,对皈依三宝、受持戒律也不是很坚定。但参加完这个殊胜的活动后,我的心理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佛教有了重新的认识。虽然我的表达能力很有限,但还是把思绪梳理了出来,因为我想,也许有跟我一样对佛教半信半疑或存在误解的人,这也许可以对他们有所帮助或共鸣。

  第一:内容

  静修营围绕着“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组织了相当丰富的活动。

  1、首先,通过聆听师父开示,树立“正见”。包括主题讲座和专题讲座。师父在讲座中分析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就现代人最迷茫的问题进行开示,如佛教是积极还是消极,随缘与进取,禁欲还是纵欲,重生还是重死,如何追求利益,如何看待感情。听了以后,有破迷开悟之感,原来佛教不是迷信和逃避,里面蕴含着积极的入世道理。而且学佛,依教奉行,就是在广种福田,世间最大的福田,最好的福田。导师说,我们的生活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福报。收获是由播种而来,想要在人生中拥有福报,就要在深信因果的前提下广种福田。廖居士讲了学佛的“七大财富”。恒强法师的戒律讲座,将如何受持“五戒”,讲解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中。

  2、围绕“皈依”、“发心”、“戒律”,安排了“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提心戒”法会。在正见的基础上,法师开示了皈依和持戒、发广大心的意义,现场摄受力很强,很多人毫不犹豫地皈依了三宝。我就是其一。

  3、进行”止观”训练的禅修,包括了坐禅,行禅,立禅,这方面我的体悟很浅,但感觉很有道理。

  除了这些,还有“西园夜话”、“菩提心灯”、“行脚”等多种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亲近师父、亲近僧团的机会,大家畅所欲言,分享学佛的因缘、疑惑和法喜利益,现场严肃又活泼,充满了欢声笑语,还有感动、感恩的眼泪。

  第二、感受

  1、第一次到斋堂吃饭和听讲座就给了我震撼的感觉。一千多人的团队是如此井井有条,大家都是刚从五湖四海过来,互不相识,只有一个临时的组长召集,能够如此有条不紊,肃静整齐,相当不容易。我们都参加过各种大会,我也组织过学生开大会,我想应该是除了军队,世间只有清净的学佛团队能如此管理。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两个:

  (1)学佛可以使人自律,懂得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不能不提的是“传灯法会”,排在营员后面的是当地自发参加的信众,他们举着莲花灯,唱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皈依,静静地跟在队伍后面,秩序一点都不混乱,还有些夫妻两人抱着孩子跟在队伍中,那种场景确实非常感人,只有到了现场才能感受到。

  (2)第二个原因就是义工团队的努力。他们的发心和慈悲智慧使整个活动非常有秩序。结营仪式上的ppt,每当放到义工的时候,都是掌声最热烈的。我观察到,不管是哪个岗位的义工,都是非常辛苦,每天我们中午或下午还可以休息一下,而义工们基本是连轴转,每天休息时间只有5小时左右,在我们心目中他们就是菩萨。我们估计参加了本次静修营的营员,很多都现场发心,下次要来做义工。

  2、在寺庙里感受到一切众生平等。营员来自各行各业,各种阶层,在世俗里都有头衔、地位、名声,有个称谓,但到了寺庙里都是师兄,过堂、排班,不管做什么都是一切平等。我记得有个师兄说某集团的老总除了供养整个营员衫、义工衫,还派出了自己公司的大厨到食堂掌勺做素菜。有个师兄问,你们老总自己怎么不来呀?回答说:来了呀,在行堂组给大家行堂、送菜送饭呢。济群导师和寺院的师父们也和我们一同用斋,吃的也是一样的东西,在物质方面没有一点特殊,和广大众生一样平等。

  第三、收获

  参加了殊胜的皈依法会,皈依了“三宝”,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

  曾经的我一直在佛教的门外徘徊,由于对一些佛教思想还不能全盘接受,比如六道轮回、比如至高圣洁,一直怕自己皈依玷污了佛法,同时也怕一些戒律限制自己。如果没有这次的殊胜机缘,我估计还在纠结、迷惘、担心。师父说过,皈依是佛法的根本,皈依三宝是信佛、学佛的基础。皈依不能停留在一个形式上,唯有对三宝升起坚强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决心,才能断除烦恼。师父的主题开示打消了我疑虑,有了一些正见。我想说皈依后的感觉真好,心里非常轻松。心灵终于有了归属,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

  第四、遗憾

  没有住在寺庙是此次最大的遗憾。真正的晨钟暮鼓、清净离欲、简单朴素、止语静思,究竟是什么感受,还没能深刻体会。住在酒店的条件非常好,让人还是贪念这种尘世的享受。另外,由于我们组全是住在外面,进入寺庙的活动就要止语,几乎没有和其他师兄充分交流的机会,非常遗憾。直到最后一天,我们才在晚斋后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小组会,进行了自我介绍,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学佛机缘,几乎每个人都有段与佛结缘的故事,特别是我们组长的分享,几乎让所有人泪流满面。

  第五、发心

  很简单,就是发心下次能去做义工,践行无我利他。祈愿三宝的加持。

  感恩各位师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就在西园
后一篇:暂别西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