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微笑,学习佛子行仪

(2014-10-29 19:44:52)
标签:

菩提静修营

第九届

分类: 【义工分享】
——记在礼仪组的日子里

用心微笑,学习佛子行仪

文 / 善 

  今年已经是我第三次做菩提静修营的义工了。每次的岗位都不同,每次也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和受益。

  这次在礼仪组,让我又有了全新的认识。用一句话形容:礼仪组是一片用菩提心组成的微笑海洋,其中的朵朵浪花是由排班、引领、协调、分享等活动和各种身心感受、以及一个个无常变化所组成的。概括来说,有几点心得分享给大家:

  用心微笑,慈悲调柔

  说到微笑,佛教很多经典都提到佛陀的举身微笑,佛陀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毛孔都在笑,对众生的透着无限的慈悲和关爱。佛陀和迦叶尊者之间的“拈花微笑”,充满了法喜和空性智慧。回想起往届静修营的照片中,常常有打动人心的微笑,不由地想:这要经过多么标准的培训呢?来到礼仪组才发现,原来微笑不需要培训,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慈悲。

  从进入西园见到师兄们的那一刻起,大家都在用微笑传递慈悲与智慧。礼仪组在微笑,义工和营员在微笑,整个静修营在微笑。无论是否记得彼此的名字,但已记住彼此的微笑。希望这些微笑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带去温馨与力量,让内心得以清净,让世界得以安宁。

  打开心量,接纳包容

  礼仪组,首先考验“腿脚”功夫,因为工作基本都是站立或行走。第一天迎接营员到来,师兄们都不知疲倦地接送和引领。一天下来,有的脚磨出了泡,有的腰腿酸痛。我的感觉是:鞋怎么有点小了?总想着换一双舒适的。后来,大家说是站立久了脚会胀大。

  在此过程中,每位义工都有不同的身体感受,有的甚至还有被误解时的情绪。但关键还在于心的调整,如何以一颗清净心去做事。对于遇到的各种外境,需要智慧观照和慈悲包容。就如同修习站禅,尝试着对我们的身体微笑,心量大了,便可容纳一切。经过这样热身,后几天感觉就好了很多。

  无我利他,让礼仪成为修行

  很快就发现,在礼仪组不但考验“腿”,还考验“胃”。一天早晨,我被临时换到引导员的岗位,引导大家去大斋堂用早斋。一到斋堂就被场内师兄提醒:需要在五分钟内吃完,然后引导大家出斋堂。由于不熟悉流程,误以为既然时间紧,那就先吃完提前离开,于是我独自供养完便开始吃,直到被行堂的义工师兄及时制止,才有所觉知——这是不如法的。看到行堂义工诧异而严厉的目光,我惭愧忏悔的同时,也产生了些许烦恼,感觉一时很难适应这样的变化,内心也有些纠结,是否还去引领午斋呢?

  书院做事的核心精神是“无我利他”,导师也开示过:“无常的事实经常会揭穿世界的真相,过分的在乎和执著,就会给生命带来种种烦恼。”我发现自己仍在“我执”中做事,甚至打着“利益他人的幌子”来“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菩提心去哪儿了?

  必须剔除内心的杂质,以清净心做事,“无我”才能真正“自利利他”。必须抛开自我设定,即便是缺乏经验、做出问题乃至被人误解,也不应失去微笑的动力。就这样,很快调整心行,开始了午斋的引领。虽然发现仍有“无常”,但内心却很宁静,可以从容应对。午斋后,又遇到了早上那位行堂的师兄,我们相互忏悔,互相感恩和微笑,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无我”的确妙不可言。

  看似简单的礼仪要求,要完全做到却很难。它需要心时刻安住于正知正念中,需要过程中不断去除我执的成分。

  接纳无常,随缘培训,微笑中透出智慧

  担任礼仪义工不仅需要微笑,更需要智慧的观照。一开始没有培训,这让平时习惯了流程化做事的我,有些不适应,于是向小组长善溪师兄提出建立微信群以方便交流。结果,从第二天开始,善溪师兄就开始发送,每次四五百字,就像心得分享一样,细致入微,令人感动。

  虽然有了流程,仍然要面对随时出现的无常,觉岚等几位负责的师兄都很沉着,始终保持微笑,让所有师兄感到心安。这微笑的背后透出智慧的观照和方便善巧。例如:外场和行堂引领之间衔接有问题,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没关系,那就组织大家演练。几趟演练下来,就都很熟练了。在过程中,大家没有抱怨,反而法喜充满,配合默契。我这才发现,礼仪组不是没有培训,而是慈悲每一位师兄,只会在必要的时候才占用大家甜美小憩的时光。感恩所有师兄,让我这颗习惯流程化的心变得清净调柔。

  忙完日程安排的活动引领,各小组和几位负责的师兄们还要利用休息的时间开会讨论。这同时也是一种共修分享,很多问题就是这样被提出并关注,直到处理和解决。

  每天都有机会用佛法观照心行,“检讨自身不足,随喜他人功德”,在菩提心的实践中,满心欢喜。才发现,每天看似在为大家服务,其实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微笑里面更多了一份感恩。

  礼敬诸佛,见贤思齐,做一名合格的佛弟子

  在受八关斋戒时,有幸站在佛像旁。大和尚的慈悲叮咛声声入耳:做菩萨就是要有一份担当,要悲智双运,行愿无尽。站得久了有些劳累,可抬眼看到前方正在微笑的佛像,具足威仪,慈悲地注视着世间,举身微笑。再融入导师一直倡导的自觉觉他、为利有情的弘愿,内心瞬间感到无比清净,身体也感到轻松自在。

  佛陀说,众生皆有佛性。能来到静修营的师兄们,都是行在路上的菩萨。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一切善所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