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第九届菩提静修营 |
分类: 【静修营报道】 |
——第九届菩提静修营菩提心戒法会

2014年10月6日,菩提静修营最后一天。前天和昨天,营员们分别参加了庄严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法会,至诚皈依,体验持戒的如法生活。今天终于迎来了无比殊胜的愿菩提心戒法会。
上午8:00,受戒的营员、义工、社会善信等七百余人,加上随喜受戒人员次第入场,以清净心、恭敬心静候传授大乘愿菩提心戒。
法会8:30正式开始。大雄宝殿外,阳光清朗。悦众法师持宝幡幢盖,礼仪组义工捧香花灯烛,迎请上济下群法师,为大众开示菩提心教法及受持愿菩提心的意义。
济群法师首先指出,菩提心戒的受持,在大乘佛教中有诸多相关经论、法门,汉传佛教秉承大乘佛教的精神,但长期以来,有倾向于出世,个人了生死的普遍现象,即使受了菩萨戒,还未真正发起菩提心。而菩提心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以无上菩提作为目标,最终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自觉觉他,不仅是自己从迷惑走向觉醒,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重要,这是在佛菩萨面前的宣誓,尽未来际确定这样的目标、愿望,依此行为准则,才有资格授菩萨戒。
接着,法师对如何做合格的菩萨做了开示。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尽未来际的生命去实践,否则就没有办法从迷惑、烦恼、贪嗔痴中走出来。发菩提心就是走向觉醒,帮一切众生走向觉醒,有了这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就意味着开始走向菩提道,未来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佛陀,所以要发起殷重之心,把宣誓的内容变成真正的内心愿望。整个修学佛法的道路,就是发菩提心,走菩提道,最终成就无上菩提。菩提心贯穿整个学佛的修行。
法师殷切希望在场的受戒大众,要对生命的觉醒之道、生命的意义有深刻认识,这就必须通过系统的、有次第的学习才能真正领悟,真正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否则有名无实,单纯受戒,而无发心,就会成为冒牌的“菩萨”。所以,发心之后,还要修菩提心,舍凡夫心,每天提醒自己,不断修习巩固。最后,法师带领受戒大众修习了菩提心仪规。

文/慧湛
图/善泓、畏冰等
2014年10月6日,菩提静修营最后一天。前天和昨天,营员们分别参加了庄严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法会,至诚皈依,体验持戒的如法生活。今天终于迎来了无比殊胜的愿菩提心戒法会。
上午8:00,受戒的营员、义工、社会善信等七百余人,加上随喜受戒人员次第入场,以清净心、恭敬心静候传授大乘愿菩提心戒。
法会8:30正式开始。大雄宝殿外,阳光清朗。悦众法师持宝幡幢盖,礼仪组义工捧香花灯烛,迎请上济下群法师,为大众开示菩提心教法及受持愿菩提心的意义。
济群法师首先指出,菩提心戒的受持,在大乘佛教中有诸多相关经论、法门,汉传佛教秉承大乘佛教的精神,但长期以来,有倾向于出世,个人了生死的普遍现象,即使受了菩萨戒,还未真正发起菩提心。而菩提心是一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以无上菩提作为目标,最终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自觉觉他,不仅是自己从迷惑走向觉醒,还要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重要,这是在佛菩萨面前的宣誓,尽未来际确定这样的目标、愿望,依此行为准则,才有资格授菩萨戒。
接着,法师对如何做合格的菩萨做了开示。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菩提心就是尽未来际的生命去实践,否则就没有办法从迷惑、烦恼、贪嗔痴中走出来。发菩提心就是走向觉醒,帮一切众生走向觉醒,有了这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就意味着开始走向菩提道,未来也可以成为伟大的佛陀,所以要发起殷重之心,把宣誓的内容变成真正的内心愿望。整个修学佛法的道路,就是发菩提心,走菩提道,最终成就无上菩提。菩提心贯穿整个学佛的修行。
法师殷切希望在场的受戒大众,要对生命的觉醒之道、生命的意义有深刻认识,这就必须通过系统的、有次第的学习才能真正领悟,真正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否则有名无实,单纯受戒,而无发心,就会成为冒牌的“菩萨”。所以,发心之后,还要修菩提心,舍凡夫心,每天提醒自己,不断修习巩固。最后,法师带领受戒大众修习了菩提心仪规。
前一篇:站上这个舞台,丢掉那个“我”
后一篇:妈妈带我来西园寺,是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