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中甜味剂的那点事
http://s3/mw690/acc846b3gd2c3b3fb4022&690
2013年1月2日北京市工商局在食品流通领域抽查中,发现有四款小零食因甜蜜素超出国家标准10余倍,目前在北京市全部下架。吃糖太多不利于身体健康是大多数人对糖的共识,但是糖普遍存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各种调味品、零食、甜食等,然而糖与烟酒一样被划为“具有潜在危害且使人上瘾”的物质,这是为什么呢?你对糖有瘾吗?抽查出超标的甜蜜素是什么?为什么食品中要添加它?我们该如何选择有甜味剂的食品呢?根据网友的提问,给大家揭开甜味剂的甜蜜面纱。
问题一:吃糖为什么会上瘾?
权威科研期刊《自然》杂志中一篇名为《糖的毒性真相》的文章,作者通过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糖和烟酒一样,具有潜在危害且会让人上瘾。“一方面,糖分影响体内荷尔蒙,使大脑无法发出饱腹信号,还想继续吃;另一方面,糖会使大脑不间断的发出要摄入糖分的信号,就像烟瘾一样,吃糖的人会越来越爱吃糖”。
温馨提示:当吃糖过量时会发胖。因为过量的糖分能抑制体内的荷尔蒙,即使已经吃过量但是还是觉得饿,这样就导致摄入的能量多长胖。这对于想减肥控制体重是极其不利的。同时也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和钙的缺乏。每天摄入的精制糖的推荐量为130克。
问题二:食品中的甜蜜素是什么?
甜蜜素的化学名称是环已基氨基硫酸钠,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30-80倍,形状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它的优点是风味较自然,热稳定性高,没有任何的营养成分、能量低且不被人体吸收。人工合成的甜味剂除了甜蜜素还有糖精钠、阿斯巴甜等,它们的性质也差不多。因此目前在食品行业中它们应用也是最多的甜味剂。
甜蜜素只要在国家允许范围和用量内使用是不会产生危害的,但是过量之后会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另外还会对胃腺、结肠、肾以及膀胱等组织的染色体具有诱导破坏作用。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规定,甜蜜素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是0-11mg/kg.d,我国食品添加卫生标准中规定甜蜜素在饮料中的使用量为0.65g/kg.【1】
问题三:食品中为什么要添加甜味剂?
在食品中为了添加甜味一般是用蔗糖、白砂糖等,虽然这些糖风味可口行好,但是吃完之后血糖升高的比较快,对于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低着是不易食用的,而且长期使用会长胖。一方面为了这些喜欢甜食
不愿意吃糖而长胖,又不想放弃甜食的人,另一方面为了照顾糖尿病患
者、糖耐量低等特殊人群,商家就在各种的饮料和食品中就使用了各种
各样的甜味剂。
问题四:该如何选择有甜味剂的食品呢?
给大家介绍一种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就是看配料表。配料表就是该食品的原料清单,通过看配料表可以知道食品是有什么原料加工,营养价值如何。给大家举个蜜桔果冻的例子:
配料表是:水、白砂糖、橘子果肉(≥15%)、魔芋粉、食品添加剂(卡拉胶、乳酸钙、柠檬酸、氯化钾、食用香精、甜蜜素、山梨酸钾、β-胡萝卜素、红花黄)
果冻是小孩和女生爱吃的零食,这个果冻是有13中原料制作而成,除了前面的4种是主要原料外,其他的9种是增稠剂、酸度调节剂、防腐剂、甜味剂、色素。
在配料表中,原料的先后顺序是根据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序的。排在配料表第一位的是水,也就是说此果冻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白砂糖、橘子果肉,这样依次类推。配料表中橘子果肉≥15%,而白砂糖排在它的前面,说明白砂糖的含量要高于15%,是含糖量比较高的果冻。
按照营养价值可以分为营养型和非营养型。营养型的包括麦芽糖醇、D-甘露糖醇、木糖醇、赤藓糖醇等;非营养型的包括:糖精、安赛蜜、甜蜜素。阿力甜、三氯蔗糖、甘草及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甜菊糖甙、罗汉果甜甙。
此果冻中的甜味剂只有甜蜜素,可以使白砂糖的添加量减少,算是甜味剂的种类比较少的,有的食品中会同时加入几种甜味剂如甜蜜素、糖精、安赛蜜等。
在选择零食上除了会看配料表以外,还要看营养成分表、特殊标示、出厂日期、保质期等。对食品添加剂要本着不用、少用、慎用的原则,选择出自己喜欢的零食,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参考文献
【1】孔祥建、冯亮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乳制品中的甜蜜素[J]现代食品科技2011
孙瑞刚(原创)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新浪微博@孙瑞刚营养师
QQ:24948129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