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争鸣】高考作文的5个写作步骤(1)

(2023-12-03 11:50:56)
标签:

高考作文

教育

分类: 学习方法
【百家争鸣】高考作文的5个写作步骤(1)

 
        本文是作者自己感悟总结的高考作文方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教。本文如对初高中生尤其是高考生有所帮助,则是我的期望。
       写本文的目的是指导我的学生写作高考作文的基本方法。我看过很多名师讲解高考作文的方法,各有特点,但多数是教科书上的方法。欢迎各位老师对我的文章批评指导。但是禁止对个人攻击和谩骂。本文完全是在实践中的总结性高考作文写作基本方法和步骤。
       其实,古人写作不拘一格,才有了经典的历史名著和灿烂的唐诗宋词。写作方法本来就不拘一格,法无定势。
       但是,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的芭蕾”。为了在阅卷评分中大概有一个标准,写作就必须在规定的框架内,在一个划定的圆圈内,你可以跳出绚丽的芭蕾,但是你只要出了划定的圆圈,就算跑题了,必然会按照跑题划档扣分。就像我的一位山东好友,某电视台编辑所说的:“高考作文一定会有框架,就像是八股。”
      本文只讲高考作文的构思过程和写作结构,本文对教科书中讲解的写作手法和修辞等知识不予以涉及。一篇主旨正确、论点鲜明、分论点层次清楚、写作手法新颖流畅、修辞精准华丽、立论高企且语言优美、可读性极强的作文,一定会获得高分。
       一、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最基本的方法
      一篇给材料会给出2~4个主旨词(论点词),或者论点语句。考生“押中”了几个主旨词中的任何一个,或者扣准评分标准给出的论点语句,作文都列在一档作文,再根据考生写作的水平和卷面加减分。
    二、作文评分的几个档次划分
       抓住了给材料的主要主旨,不偏题跑题,
档作文:“押中”评分标准中的“论点词”其中的一个,或论点语句。即抓住“主要主旨词”。并在一档作文的基础上对写作水平加减分。
    偏题,二挡作文:没有抓住给材料的主要主旨词或论点语句,而是扣住了给材料的“次主旨词”或次论点语句。即偏题了。这样的作文立即会被降档为二档作文,并在二档作文基础上根据考生的写作水平加减分。
    跑题,既没扣住主要主旨词,又没扣住次要主旨词,也没扣住论点语句,这样的作文属于跑题。阅卷评分立马降为三档作文,并在考生写作水平上加减分。
    立意消极作文,立意立场存在问题、骂人泄愤等充斥负能量作文,降为四档作文,并在考生写作水平上加减分。
    立意错误、攻击dang和zf的,阅卷评分给0分。
    三、高考作文的四个内容方面
    政治层面。这个层面容易出现消极情绪,教育部考试中心“基本反对”高考作文写涉及政治层面的作文。
    经济层面。因为写经济层面的作文需要占有大量而详实的经济统计材料,限于高中生对社会了解的局限性,教育部考试中心不主张考生写经济层面的高考作文。
    社会群体层面。这个层面容易发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张考生写这类作文。
    思想哲理心灵、自然、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发展层面。这些层面的作文很容易展开写作,教育部考试中心极力主张考生们写这类层面的作文。
    四、高考作文的相互对应的几个基本概念词
    微观对应宏观。微观就是视觉立意小的意思,就是宏观视觉立意大的意思。
    局部对应大局、全局。我想,这点对于任何一位考生都明白。
    个体对应集体、社会群体。
    高考作文的给材料都是个体的(也许给材料中会出现三五个人物或事件,但是仍然视为个体)、微观的、局部的。考生在审题立意和写作中务必从这些“狭隘”的事件中脱离出来,把给材料的主旨(中心思想)影响上升到对集体、社会群体的影响,对大局全局、对宏观视觉的影响,对思想、哲理思考,对心灵的反思与拷问,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发展等层面上去写作。
    五、2012年到2020年高考作文给材料的两个主要类型
    故事性给材料。包括叙事材料、图表材料、数据材料、信函材料等等。
    思辨型给材料。包括论争型、质疑型、辨证型给材料。思辨性给材料作文是考察考生的思想深度和观点敏锐性的作文,也是最近5年来高考作文发展的方向。

       六、高考作文的五步写作方法:
    、根据材料审题立意,确定材料主旨(即材料的中心思想),并把主旨高度概括成2~4个字,即论点词。或者一句短话的论点句,这种现象有但是较少。
    、拟定作文标题。作文标题是整篇文章的“纲”,必须出现论点词。
    、精心构思作文的开篇段落。作文开篇段落必须明确点出作文的论点。
    、精心构思作文的结尾段落。作文结尾段落必须将论点推向高潮。
    、写作文的中间段落。一般是4段:三正一反。
    七、 故事性给材料的五步作文法
    (限于篇幅,以案说法仅列举几个给材料)

    1、2012年全国新课标作文材料

          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作文的第一步要确定给材料的主旨(中心思想)、谁是第一主角(最重要的主角)、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
     审题立意。给材料出现了2位主人公老渔民和油漆匠。还有两位虚拟人物老渔民的两个儿子。我们可以把老渔民的两个儿子看做“无人”。
     老渔民和油漆匠的行为和话语被视为“个体的行为、语言、活动”,即属于微观的、个体的范畴。
     确立第一主角和第二主角。所谓第一第二主角,可能是人,可能是事件,可能是话语,可能是观点等等。
     如果把油漆匠的行为和话语确立为第一主人公(第一主角),则油漆匠的行为和话语应该是什么呢?2012年高考生作文绝大多数表述为“助人为乐”,即助人为乐为论点。网上有位高中的一线语文老师的论点表述为“勿以小善而为之”,这个论点获得网上几乎一致的好评。
     同学们可以分析一下,哪些“等级”事情可以表述为“助人为乐”和“勿以小善而为之”?
     当你去学校旁边书店、文具店买东西,正好有一件东西或一本书是你心仪的,你要当即买下,但是兜里钱不够。书店文具店小姐姐说“你若喜欢就先拿走,钱不够你再来店里时补上差额就是了。”当你背着书包去学校,突然天上下了瓢泼大雨而你却没有带雨伞,一位叔叔路过跟你说“小同学,这把伞给你用吧,别把书包淋湿了。”当你放学回家,你却忘记带钥匙了进不了家门。这时对门邻居阿姨说“你先到我家来写作业吧。”阿姨做好饭了,你的爸爸妈妈还没回家。阿姨说“你先吃饭吧,吃完了饭再写作业。”
    上述这些事情属于“助人为乐”和“勿以小善而不为”。 这些“小善”属于较低等级的事件。
    但在本给材料里,当油漆匠看道渔船上有几个小小的漏孔,你若是油漆匠的话,你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如果不把小漏孔堵上,二是你用粘稠的油漆涂上了小漏孔,渔民出海打渔渔船的小漏孔会漏水,会导致渔船沉没,会危机渔民的生命!危机生命属于最高等级的事件,岂可用“小善行为”去解释?这种最高等级的事件一定是“一种沉重的责任”,一定是“一种担当”,而绝不可以是一种“小善行为”所能承担的!
    所以,本给材料中,油漆匠的行为和话语,应该是“责任”或“担当”。是面对生命之重时的一种“责任”!给材料中第一主角的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应该是“责任”。
    如果按照第二主角老渔民的行为和话语分析,很明显是一种“知恩图报”,也就是“感恩”。给材料中,第二主角的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应该是“感恩”。
    以上分析都是审阅给材料的“个体范围、局部范围、微观范围”进行分析材料的主旨、论点词。
    确定谁是最重要的角色?是指油漆匠与老渔民的行为话语哪个产生的正面能量效果最显著?油漆匠面对生命之重产生的“责任”,与老渔民知恩图报的“感恩”,哪一个正能量效果最大?显然是油漆匠的“责任”。所以,应该把油漆匠的行为话语所浓缩的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责任”作为考生阅读给材料的主要点。而老渔民的“感恩”为次主旨(次关键词、次论点词)。
    把给材料的内容提升到社会群体层面、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层面、思想哲理、心灵等全局、宏观、群体层面,分析微观个体的给材料对全局的“正能量”影响,从而在社会群体层面确定作文主旨和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
    注意,高考作文给材料所在提升到全局、社会群体等更高层面所产生的主旨和主旨词,必须全部是均衡的、正能量的、不能在某些方面产生正面效果而在另一方面产生负面效果。这点通过后面的给材料分析会进一步讲到。
    显然,把给材料提升到“全局、宏观、群体”等大范围的层面分析并在这些“超脱微观、个体、局部”层面,看看给材料中的行为话语所产生的正能量是否与给材料主旨一致?并在“全局、宏观、群体”层面确定主旨、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很明显,“责任”和“感恩”依然是更高层面的主旨词。
    对给材料的立意分析和主旨词的确定。在该材料中,就油漆匠和老渔民个字的行为话语上升到社会群体层面分析,显然面对证明之重的“责任”远比知恩图报的“感恩”所产生的正能量效果强度大得多。故我们把油漆匠的行为话语和主旨词“责任”作为作文的论点。而把老渔民的行为话语和“感恩”作为次论点(次论点在作文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有时候也可以不做叙述和评论)。
    至此,我们对给材料的立意分析和确定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已经完成。
    作文的第二步是确定作文标题。
    作文标题是整个文章的眼睛和“纲”,是统领作文的论点。
    作文标题必须有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出现。
    作文标题应该是把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推向更高、更广、更深层次。对论点词或褒奖或推广或倡导或深思或引出哲理或继承和发展或批评或反思等等。
    高考作文标题必须直白,不要晦涩不要让阅卷老师猜想作者的意思。就像《人民日报》时评的标题那样直白。
    本篇给材料的作文标题可以是“面对生命之重的责任”、“责任,是我们每个公民的担当”等。
   
作文的完整标题与主旨词(关键词、论点词)应该始终“交替”贯穿于整个文章。标题语句和主旨词就像一根绳子(纲),似隐似现把文章串起来,以使阅卷老师能清晰地看到整篇作文始终围绕作文标题这个“纲”在写作,没有偏离论点。
    
    高考作文第三步是精准、华丽构思开篇段落。
    阅卷老师给一篇高考作文的打分,标题、开篇段落、结尾段落大约占作文总得分的80%,这三部分大概200来字。中间仅占总得分的20%,但是中间段落字数大该600字。
    标题决定了论点是否扣住了给材料主旨(论点);开篇段落决定了作文是否点明了论点和引导了全篇文章展开主旨叙述。结尾段落决定了论点的高度、思想和格局。
    开篇段落和结尾段落各自字数大概在100字左右。开篇段务必开宗明义,不宜啰嗦。
    开篇段有多种写法,但是考生只要把握住一二中经典写法即可,没必要各种写法都要精通,实际上也不可能全部精通。
    开篇段以微观、局部、个体角度开篇比较合适。以给材料的内容但又不是给材料原话而开篇。
    以《老渔民和油漆匠》这一给材料举例,考生可以这样开篇“当油漆匠看到渔船上有几个微小的漏孔,意识到如果不把漏孔补上,很可能使得出海打渔的人面临生命安全的危险。面对生命之重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顺手把漏孔补上,也堵住了出海渔民可能遭遇的生命危险。”也可以这样写:“当老渔民看到两个出海打渔的儿子平安归来的时候,一颗死寂的心又慢慢复苏了。转身进屋拿了一沓钱直奔油漆匠家而去。油漆匠对老渔民的感恩之谢,仅仅是挥挥手说,这种危及生命的事情搁谁都是一种责任,我也是举手之劳罢了。”【以给材料微观个体角度退出论点词“责任”】
    高考作文的第四步是文章的结尾。
    作文的结尾必须把论点从微观、局部、个体等“低档位”推向“宏观、全局、社会群体”的高档位视野、结论。即主旨论点对高档位的影响、倡导、褒奖、或思想、观点、心灵拷问与反思、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
    结尾务必把总论点和材料主旨推向高潮。
    结尾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切记不要拖沓,要让阅卷来阅读完有“欲犹未尽”的感慨。
    高考作文的中间段落:“三正一反”
    围绕总论点,中间段落三个正面论述,中间段落的第四个段落为反面论述论点,已达到佐证、强化总论点的目的。
     中间段落的三个正面论述,每一个段落仍然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句话为段落分论点;紧接着是论据(就是故事材料),论据要清晰、详略得当、语言优美;段落最后是把段落分论点推向文章总论点,即段落结尾。
    中间三个正面论述的段落层次,设定分论点、选择材料(论据)、段落结尾,一般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局部(个体、微观)到宏观、由表面现象到思想、哲理、心灵碰撞或反思、由具体历史文化事件到文化传承和发展。。。。
    中间段落的第四段“一反”论点,原则上选择社会群体、自然规律、文化传承的过程等宏观、大局的材料(论据)并设定反论点。段落结尾则是论述这种反论点和材料是违背争论点的,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借以佐证你的正论点是无可辩驳正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