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高三女孩妈妈给我留言:坐在车上,我说有家长发出了数竞的决赛名单,小佳遗憾的说,有两道题她如果用心是可以做出来的,可是她就抱着打酱油的心,所以没好好读题,与省队擦肩而过了。我们都在劝她,得亏没进省队,如果进了省队,你说小佳你现在去还是不去?去吧浪费太多时间,不去吧,学校肯定会说你不顾全大局,所以现在这个省一是最好的选择。
9月13号的奥数联赛初赛正式获奖名单前天出来了。我的高三女生佳佳获得省一。是全校18位省一唯一一位女生。
刚刚过去的8月10~15日,在厦门大学漳州附属中学举办的中国第22届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学生佳佳获得全国银牌,成绩在省队排名第一。
佳佳从未参加过任何竞赛培训,也没自学过竞赛知识。两场竞赛属于裸考。原本两场竞赛前多名老师动员佳佳参加竞赛培训,孩子征求我的意见,均被我阻止了。
20多天前,当得知孩子奥数联赛省一时,佳佳妈妈曾问我“刘老师,我的佳佳是不是有数学天赋啊?”
我的回答是“没有”。
高二开始,佳佳做我的学生的时候,我就警示孩子和妈妈“这孩子不是竞赛生”。我的意思很明白:我们要踏踏实实走高考路线。不要被竞赛耽误了。
那么,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走竞赛?2类学生:一类是偏科学生,其他学科很弱,但是竞赛学科特别强大,知识面宽深,可以说至少做了2000~4000道竞赛题,大学数学自学完成。第二类学生是各科都十分优秀傲世同群。这类极个别属于天才型。比如作业,这类学生用时没有普通学生的一半。作业对天才学生就是儿戏,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完成,几乎所有题不用思考下笔就能解答,速度极快。这类学生有大把时间和极大的兴趣研究演练竞赛知识。
而我的学生佳佳都不具备上面素质。初赛还可以,到了全国决赛就是陪榜的。
所以,我不会牺牲学生的时间。我们确定走高考路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