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减”出台,孩子想获得理想成绩,就务必学会学习方法

(2021-12-06 12:22:34)
标签:

教育

家长

分类: 学习方法
“双减”出台,孩子想获得理想成绩,就务必学会学习方法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属于不同个体家庭的教育培养方法。
    而强者恒强、弱者变强才是学校教育方法。学校做不到这点,则属于只管讲课写作业,而没有把学习方法研究透彻。
    你家孩子的学校是这样的吗?

    “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家庭为孩子补课的经济支出。这是官话。
    实际上是国家经济战略层面遇到了很大的矛盾:一方面每年毕业900w+大学生(含研究生),出现了大量的累积失业大学生。另一方面,制造业招工缺口2200w以上。
    只要拿到大学文凭,毕业生们就不愿意去生产一线当操作工。但社会经济并吸收不了这么多白领大学毕业生。怎么办?“双减”来了。就像1968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运动一样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双减”的真正的战略目的是把至少70%以上的孩子送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合情合理地培养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以缓解生产一线用工荒。
    对于每个家庭和孩子而言,“双减”一是减掉不努力的孩子,二是减掉不合格的家长。
     
“双减”,不论贫富贵贱,把所有孩子和家庭拉到了同一起跑线:没有了学科补课,孩子成绩优劣靠自己吧。你的孩子成为一线操作工人(社会蓝领),你100个不愿意,但是你怨不得别人,你不能恨有钱有权人家。
   “双减”,把每届初中毕业生至少50%直接送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高中,为社会培养低层次操作工人。把每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分成两大类:职业技术类高考和普通高考。成绩较差的高中毕业生直接参加职业技术类高考,为社会培养高级操作工人(社会蓝领),因为你没有能力再进行深度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即便是有资格参加普通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出分后也会有至少20%以上学生被推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因为未来一大批公办二本大学会转型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国家经济战略所需要的。
   “双减”,减掉了学科补课,把孩子们能否成绩优秀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每个家庭。因为同一所校园、同样的教学水平、同样的班级同样的师资,但是学生们的成绩千差万别。是什么导致了学生们成绩的差异?答案肯定是家庭。家庭教育的不同导致了学生们成绩的巨大差异!
    “双减”,减掉了学科补课,为了孩子获得理想成绩,这就必须使得家长们和孩子们学会学习方法。
    本人研究通用型学习方法和分科学习方法36年多了。于2018年高考前夕完成了独一无二的可操作性极强的系统学习方法。
    一、学生总丢分所占大概比例:恐慌性和不熟练丢分占比40%。知识漏洞性丢分占比40%。其他原因丢分占比20%。
    二、学习方法系统:“道”,任何学习方法不能操作、不能显著提分都是伪方法。
   1、学习理念。
   2、学习方法(2+2答题法、3+3答题法)
   3、学习方法的操作流程:
   三轮错题法。
   抗遗忘训练法。
   255学习、抗遗忘训练、备考法。
   4、学科过坎儿训练法+学科专练法。
   5、各学科学习要点及训练方法。
   6、套卷的选择与组卷方法。
   7、普适性抗考场恐慌训练法。
   三、学习方法各部分拆解
   1、学习理念
   任何错题连续纠错必须达到三四遍。对错题只纠错1遍其效果等于零。
   四大类错题:遗忘性错题、知识漏洞型错题、大脑排斥型错题、恍然大悟型错题。四大类错题的管理分为备考训练时段的管理方法和日常学习(非备考时段)管理方法。
   每个人的大脑先天性存在对某些知识具有排斥效应。而排斥性“错题”是最危险的,也最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但是80%的学生积懒成笨。
   抗遗忘训练的方法。学得懂、学得好,但是不懂得怎样进行抗遗忘训练,考试不可能获得理想成绩。
   开考前通览试卷的弊病以及应该遵从的正确方法。
   备考训练的量所对应的排名提升(非中考高考的备考训练属于虚拟提升分数。中考高考备考训练属于实力提升分数)。学习方法中,量的训练与分数(排名)提升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普适性抗恐慌训练法。终于发现了针对所有考生均适用的抗恐慌训练方法且极其简单。
   学习力决定学生在年级中的排名。学习力是在1~7年级培养的。8年级之后除了极个别学生外,99%的学生不再改变。
   从1岁开始不要缺失了各个年龄段的培养。每个年龄段都会有一二个主要培养方法。抓住主要的培养方法,其他培养都不会影响孩子的主线成长。
    
“双减”出台,孩子想获得理想成绩,就务必学会学习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