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一所全国著名学校高一男孩跟我电话了两次。下午第一次电话说5月28、29号要考试了,是学校自己命题难度会很大,自己要进入备考了,问我各科该怎样备考?晚上,这孩子又来电话说“老师,我没有学习动力该怎办?”
其实,这个孩子以前好几次跟我说过没有学习动力这个问题了。我总以为刚读高一时间来得及,认为没有学习动力应该是家长教育的问题,不该是我的学习方法指导范畴的问题。所以过去没有太仔细认真回应过孩说的“没有学习动力”问题。昨天晚上,这孩子把“没有学习动力”作为专题问题给我打来电话,不得不引起我的重视了。
一个人没有学习动力,应该是没有自己人生的明确目标。没有目标你不可能有动力。而且孩子们的目标应该是从儿童阶段和小学阶段不断激励建立起来的,并在初高中阶段不断地完善和巩固。这属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属于家长的格局问题。
我跟男孩电话里进行了漫谈。昨天晚上和这个男孩的电话聊天分了三个层次。
第一段聊天内容讲了两所顶级大学的实况:我前段时间偶尔看到了一个记者半夜1点半混进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校园拍摄的视频和白天拍照的图片。记者想看看这些“天之骄子”晚上都在干啥?
结果呢,两所顶级大学晚上1点半教室灯火通明,学生们都在努力学习。然后白天记者又溜进学校的学生食堂,看着大部分学生边吃饭边看手机,记者站在远处拉近镜头随便拍照了几张。心想这些大学生们可能是边吃饭边玩儿游戏等等。结果呢,这些照片显示,学生们都在手机上研究题目或者看学科资料!
记者随机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男生:“同学,高考时就已经确立了你们的学霸地位,为什么到了大学里还这么拼?”这位学生说:“努力拼搏几年,为了将来40年生活过得更舒适一点儿!”
实际上,大学名校的刻苦程度远比高三学生更辛苦更拼!只有读过名校的学生才有这种体会。
第二段聊天内容讲了我自己年轻时的内容:我是1972年腊月高中毕业的,也就是1973年元月毕业。我们那时全国实行的年底毕业。毕业后就回农村务农了。我们那时全国没有高考,只有推荐工农兵读大学。我家政治条件不好根本没有被推荐的资格。我在生产队白天除了干农活,晚上还要负责饲养生产队的6头牲口。很累很辛苦,直到1979年高考走人。这样我在农村当农民六七年。
但是我妈妈对我们的教育口头禅是“胳膊上的肉咬一口,不争馒头争口气!”意思是,再贫穷再被人看不起,也不要向生活向命运低头。饿死也不要去偷去抢。还有“拉屎攥拳头暗地里使劲儿!”话糙理不糙。这些话被从儿时就深深地在脑海里烙下印记。
大家知道,在农村娶媳妇,谁家条件好谁家男孩娶媳妇的年龄就越小。因为姑娘愿意嫁给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我记得我读高中时我们班就有2个男同学结婚了。农村男孩子超过23岁没找对象的就已经很少了。
我在农村劳动,等到年龄22~23岁了,我的爸爸时不时催我该谈对象了。其实我在农村属于守规守距的人,是个比较优等的农民,别人对我印象也不算差。我们村子70年代就有3800多人,是个很大的村子。媒人把我们村里的较好的女孩子几乎给我介绍遍了,但是我都拒绝了。
当时处在文革后期,仍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我的爸爸多次催我谈一个对象吧!我跟爸爸说:“你看张某某(刑满释放)那一间土打墙框的房子了吗?爸爸你信不信我自有能力盖一间那样的土房子?我必须等到恢复高考。年龄限制在30岁,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高考,我就自己盖一间土房子自己住。如果哪个女孩愿意嫁给我,我就结婚。如果女孩子们嫌弃我年龄太大了,我就打一辈子光棍!”
其实,我那个年代信息实在贫乏,都不知道城市里是个啥样子?更不知道外国是啥样子。并没有远大的志向。仅仅是想通过高考逃离贫穷辛苦的农村,到城里去工作把日子过得好一点儿。把自己未来的生活过得好一点儿就是我最高的人生目标,我必须为这个目标设计好自己的步骤。仅此而已。
我对这个高一男孩说:我的目标和志向就是“熬到30岁!”说起来容易做到的话得多大的勇气呀!
第三段聊天内容是建议这个高一男孩也给自己定个未来的生活目标。当今的世界仍然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强者通吃,这也是亿万年生物遗传的规律。你若想未来的生活过得较舒适,获得他人的尊重,获得比较自由的时间支配,你得制定自己的长远目标,规划一下自己未来想要的生活状态。说就想做个无忧无虑的平凡人,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不允许,社会不会给你无忧无虑。要么你自己努力自己上了档次过得无忧无虑,要么被别人驱使过朝不保夕的生活。你得把长远目标由远而近地切成一个个小目标,并制定短期的阶段性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个个小目标努力实现它。
比如你的远期目标想一辈子过得舒适点儿,你的中期目标就得高考时瞄准华东五校。比如上交大和浙大。你的短期目标呢?然后你看看你们学校往年能考上华东五校在年级中的排名。你现在是年级800名你已经进步了四五百名,你距离华东五校还差多少名次?再把这个排名差距剁成一个个更小的阶段目标去实现它。男孩说“高考要考华东五校就得年级50名。”
好了,你现在距离高考的华东五校差距是750名。你把这750名再切成一个个小目标,在每一次考试里实现它。需要注意的是,排名越是往上提升越是艰难。你不能把差距750名在每次考试中均等实现。比如你现在是800名,如果按照我的学习方法学习和备考,经历一次考试你可以不算太难地提升到年级500名。下一次考试你从500名提升最多是达到300名。你从300名再提升一次顶多能提升到200名。从200名再提升顶多能提升到120名。你若从120名提升到前50名,虽然只有70名的差距,但是你至少得经历三四次考试甚至更多次考试才能实现。就是说越往上提升越难。而且必然会有的考试排名出现反复升降呢?
我在学习方法和备考训练的方法里面,把怎样提升都数据化了,你只要坚定不移地照着做就能达成你的目标。
其实,你的最高人生目标就是想一辈子过的生活舒适点儿,过的有点儿尊严,过的可以支配自己的时间自由点儿。你记住,你想过这样的生活,你就得达到年级50名之内才行。这就是你人生的第一个大的中期目标。有了这个目标设定,你就一步步经过每次考试去实现它。仅此而已!
经过昨天的电话聊天,我的这位高一学生说:“老师,我明白了。我去备考训练呀,这次考试是28、29号两天。”
那么,这位学生有目标了么?有学习动力了么?反正他去备考训练去了。期待着进步!
其实,这些教育应该是家庭的事情,应该是从儿时都要给孩子逐步教育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