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读研半年后,她主动退学,重考了北大中文系丨你遇到过“重要他人”吗?
(2020-10-31 10:56:17)
标签:
教育家长文化 |
分类: 学习交流 |
点击上方蓝字“高冷冷”,即可免费获得一个公众号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重要他人”。很有意思,它并不是指我们所爱的人。当然,ta可以是我们爱的人。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词语,是在基友的QQ空间里。那时基友也打算考研,哲学跨考心理学。她在空间写下:
重要他人: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这个概念过于艰涩,看不懂可以先略过。我先讲个故事,看完你就懂了。
“我没法说服自己就这样学下去”
“不行,这是错误的方法,学了也是白学”
“不学了”
一开始冒出跨考中文系的念头时,我许久下不了决心。不知有无先例,所以不敢冒险。
后来我在北大中文论坛上,看到了一个经验帖《弃理从文——我的当代文学考研》。这是一个跨考成功的师姐,她本科也是化学专业。
师姐同我一样,都在高考报志愿时,主动选择了化学。入学后才意识到,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有多么不同。它露出了实验科学的真面目,瓶瓶罐罐、药品试剂,温度、转速、pH,这些东西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太无聊、太煎熬。
师姐第一次进化学楼,便意识到了所选专业的不对劲;而我迟钝得多,直到大三快结束,才开窍。她比我优秀得多,人生路也比我有趣得多。
师姐是第二次考研才去了北大中文系的。别误会,她的第二次考研,并不是二战。因为第一次考研,师姐选择的是化学方向。
大三在我正式考虑转行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位我非常敬佩的老师。
在课堂上,老师眉飞色舞地提起去各地化工厂看到自己参与的项目和设计的时刻,有种切身成为祖国的建设者的荣幸和自豪。
我就头脑一热,也希望自己能够以实绩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些贡献来,决定继续留在化学行业了。
师姐当时获得了最后一个保研名额,但她当时在江南待得腻了,决心北上,领会一下京城气象。几乎没怎么犹豫,师姐就放弃了保研机会,认真复习了半年,考了北大某学院初试第一。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师姐第一次考研也有点跨度,所以不是化院。用“某院,保护师姐隐私嗯。)
师姐抱着满腔热血入学,却还是无法忍受科研的枯燥和机械。“一进实验室就浑身不自在,立成半痴呆状”,她的“兴趣唯有与书相伴,或临风洒泪,或对月开怀,从书本里,去窥大千世界”。
于是师姐退学了。
现在说来简单一句清楚交代,当事之时也曾狠狠纠结了一番:一是瞒着父母,背负压力甚大,二是只思及先退学再谋出路,退学之后茫然四顾,实不知出路何方。
师姐去了外地的城市,一个月后,决意备考北大中文系。八个月的时间,她考上了,以专业第一的成绩。
厉害的人真的是厉害呀,无论是做什么,自己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都是毫无差别的厉害。有及时止损的勇气和魄力,更有完成自己梦想的能力。
如果我没有看到师姐的那篇文章,我很大可能不会去考中文系。
师姐化学跨考中文的经历,让我看到了成功的可能性。而她考化学又退学的经历,则让我跨考的念头更加坚定不移。
我当时觉得,如果我继续学化学,会不会也像师姐一样备受煎熬?会不会也盘算着退学?最终,在化学领域的岗位上,度过不太愉悦的一生。
当时的想法好简单,没有想过就业前景、工资几何的问题,只是执拗地认为:这世上有些人,就是没法忍受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当时距离考研只剩半年时间,我清楚地知道第一年考不上。
但是没关系啊,与一生相比,两年真的不算什么。看看师姐,比我多浪费了一年,最终还是回到了本心。
于是我去考了,就读中文系之后,它比我想象得还要好。
故事讲到这里,说回前文提到的“重要他人”。毫无疑问,师姐是我的“重要他人”,她在我人生的重大选择之上,起到了尤为关键的指引作用。
简单来说,“重要他人”就是影响了我们的人生选择、价值观形成的人。Ta可以是父母、老师、朋友,也可以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这个影响可以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也可以是一击即中的。
对我来讲,师姐显然是后者。如果我没有看到师姐的那篇文章,我很大可能不会去考中文系。我很有可能就这么在化学实验室中度过一生:煎熬的一生,工作只为赚钱的一生。
在她的连说带推下,我报了名。竟然还通过了面试。
说起考中文系,在我大二的时候,还出现过另一个“重要他人”。有意思的是,在我走向中文的路上,这唯二的“重要他人”,都不曾和我相处很久。
她是一个交换生,来工大学习半年,和我分到了一个导师门下(科技创新的导师)。我们那时刚认识不足一月,下课后一起走过各个招新的社团。我和她说起我很喜欢看书,还喜欢写东西。
我们看到了杂志社。
她怂恿我报名,我扭扭捏捏、不大乐意。忘了说,我是一个比较羞涩的人。
最后,在她的连说带推下,我报了名。竟然还通过了面试。
现在回想,那是一切的开始。
因为在杂志编辑部做得好,我才对自己的文字水平有了些许信心(然而并没什么水平);才有可能在考虑转专业的时候,毫不迟疑地选择中文系。而那一年负责编辑、创作的几本杂志,也成了面试时的重要材料。
推着我进社团的人,交换半年后就回去了。后来我们很少联系。我想,她大概不曾知道她那一推,对我的意义。
生命中那些出现的人,竟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考研复试的时候,我和师姐见了几面。师姐毕业后一年,我帮她找学校的老师,写考博推荐书。这事情仿佛有始有终似的,师姐影响了我的考研,我在师姐的考博之路上帮了一个小忙。
生命中那些偶然出现,甚至从未出现过的人,仅仅因为她的只言片语,竟可以影响你的一生。人生真是妙不可言。
而我何其有幸,能够遇到她们。
你遇到过重要他人吗?在重要他人出现的时候,可一定要好好把握,命运给予的契机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