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学霸、准学霸、学优、学弱学渣的特征及养成方法
(2019-09-27 11:06:53)
标签:
家长辅导教育 |
分类: 经典观点 |
一、学神:裸分(含竞赛生,裸分)能稳定考入清华北大,不论考试试卷难易,其总成绩基本不变或变化非常小(一般在10分之内变化)。对于清北生,这部分学生应该占比不到1/300.
学神学生的特征是:
1、学习特别专注。他们能数小时专注于某个问题或研究、学习知识。
2、试卷难度再大,但是他们的得分变化极小。属于考不倒的学生。
3、学神的语文水平很高,绝不亚于甚至高于学霸级文科生的水平。对字词能够精准理解。这点特别突出。
4、特别注重不同知识板块之间互联互通思考和能力的养成。这是高考或竞赛所注重的“能力培养”。不同板块互联互通也是多数老师讲课时所缺乏的整体能力训练内容。
5、学神的兴趣涉猎特别广泛。他们不仅仅限于课本和学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很多高中学生都会自己学习大学的课程。即便是玩儿手机游戏,学神比其他档次学生都玩儿得溜。但是他们绝不陷入手机控。
6、学神的学习比学霸以下的学生看起来比较轻松。一是他们做题很快。二是他们不会“完成作业”,他们把低档的作业题都甩掉了。学神也是在大量甩题,但学神在更广度(超越学校的教学和课本知识)、深度(比教育部规定的教材知识更深更难)加大训练。
7、学神的智商和记忆力高于学霸以下的学生群。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们存在智商的和记忆力的差别。我测测学神的至少都在136以上。
8、学神能自己总结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
9、学神的外表长相透露出稳健、聪慧。这仅仅是我的观察。
10、学神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远远高于学霸以下的学生。
11、课本概念和公式定理推导证明清晰、快速没有瑕疵。
12、几乎无人能撼动学神的省排位。
学神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1、天生智商超群。
2、温和、智慧、很强执行力的家长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培养孩子有非常明确的方法、方向。从幼儿小学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和广泛的爱好。
3、稳定、优良的环境。
4、没有“学习以外的仇人”。
5、非爷爷奶奶带大,而是从幼儿开始由爸爸妈妈带大。不娇惯爱劳动。
6、家长和孩子性格温和稳定。
7、老师欣赏并热情帮助鼓励孩子。
二、学霸:裸分(含竞赛生,裸分)能稳定考入清华北大水平的学生。学霸的成绩会随着试卷难易有明显的升降,但是其排名(尤其是省排位)没有明显变化。
学霸学生的特征是:
1、学习很专注,能连续一小时以上专注于学习和扣难题。
2、成绩会随着考试试卷难易有明显升降。但是在年级排名和同难度等试卷拿到全省考试所显示的省排位没有明显升降。一般都会排在省前50名,学霸会被难度很大的试卷考倒。
3、学霸的时间观念和计划性非常强,清晰地知道不同学习时段应该侧重的训练重点。
4、学霸是的通常也不会完全按照老师的教学进度学习和完成作业,他们有自己学习内容安排。
5、学霸知识广度和深度仅次于极个别数量的学神。同为能考进清华北大,但是学霸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深度远远次于学神。
6、学霸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规律的作息时间,有高效率的计划训练。
5、学霸的智商和记忆力明显高于准学霸等级,但是与学生智商存在明显差距。
6、学霸具有对不同知识板块的互联互通能力,但是其理解速度远逊于学神。
7、学霸能够精准理解知识概念。其语文水平与文科学霸基本相当。学霸对字词的理解和命题陷阱能精准理解。
8、学霸能做到海量训练套卷,并能对难度很大的题型做专题训练。但是对难度特别大的难题有为难情绪。
9、学霸对知识概念或多或少存在某些漏洞。
学霸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1、智商明显超群但远逊于极个别学神。
2、温和、智慧、很强执行力的家长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培养孩子有非常明确的方法、方向。从幼儿小学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和广泛的爱好。
3、非爷爷奶奶带大,而是由爸爸妈妈亲自带大。
4、稳定的学习环境、优良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温和的心态性格、吃苦耐劳的毅力。
5、老师欣赏和鼓励。
6、实际上,学霸与学神几乎具有相同的一切执行力,而不同的差距仅仅是在智商和记忆力方面。往往,学霸动手训练套卷可能比学神还多。
三、准学霸:是指平时裸分(含竞赛生,裸分)能稳定考入二档985华东五校+人大的学生。这类学生的考试成绩会随着试卷难易程度有较大幅度的升降,但是在年级排名变化不大。有的时候,这类学生能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线内。有时也会下降到三档985大学录取线。但多数考试成绩能稳定在二档985大学线。
准学霸学生的特征是:
1、其智商明显低于学神学霸,但是比三档985水平以下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有明显的高出。
2、属于特别努力的学生,但时不时会产生骄傲,这时其考试成绩会下降到三档985大学分数线排名。但当该类学生意识到骄傲就会下降,会努力拼搏,这时他们的成绩会偶尔突破清华北大录取线排名。旋即又回到二档大学分数线。内心耐力不够。
3、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不是最佳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方法不能持续提升分数。
4、会时不时用难度很大远远超纲的题去和学霸、学神探讨。实际上,这些准学霸学生已经提前研究过。仅仅是想考验一些学霸学神的水平。若学霸学神不能当即有解题思路,准学霸会获得某种心里满足。
5、写作业速度很快,会加大知识的广度拓展,但在深度研究方面明显与学霸有差距。一般不会延伸到大学课程。
6、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计划性。懂得备考得重要性但是不懂最佳备考方法。
7、是班级最活跃的学生。
准学霸是怎样养成的:
1、非爷爷奶奶带大,而是由父母亲自带大。
2、父母有明确、清晰的养育孩子的方法和目标。父母无不良习惯。家庭成长环境安宁、稳定。父母性格温、生活和谐、执行力强。
3、学习中很少会被父母打断干扰,养成的学习专注度比较强。
4、对于错题,会被父母要求完全纠错。
5、自我学习能力较强。
6、会受到老师欣赏,但也常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性鼓励。
四、学优:平时考试成绩能多数稳定在三档985大学(北航、北理工、中财、上财、同济、西交大、东南、武大、华科、南开、天大、中山、哈工大、北师)到中上档211大学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会随着试卷难易产生剧烈的升降变化。年级排名也会产生较大的升降变化,但是总在上面的学校范围内的名次。
学优学生的特征:
1、智商没有明显差距。即属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
2、属于班级年级中最拼搏、最勤奋的一类学生,但又疲于奔命的学生。
3、会紧跟老师的教学计划走,认认真真写作业和纠错。几乎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4、没有明确的考学提升目标。
5、缺乏扩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对特别难得题有畏难情绪。
6、考试成绩会随着试卷难易有剧烈升降。
7、找不到适合自己持续提升的学习方法,不懂得备考方法。一切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走。
8、学习习惯较好。学习专注度一般。
9、不会对大学课程进行学习涉猎。
10、在班级中属于沉闷一族。
学优学生的养成:
1、天生智商大众化。
2、从幼儿到小学阶段,爷爷奶奶辈和父母带孩子比较随意。
3、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没有明晰的正确的方法。
4、幼儿和小学阶段对学习专注度培养欠缺。
5、爱学习,兴趣广泛,但深度不够。
6、对于深度很大的题极具为难情绪。
7、老师很赏识这类最拼搏的学生。
五、学弱学渣学生:是指平时考试成绩在低档211、一本、二三本的学生群体。比如在三流省重点高中,这类学生占比60%以上。
学弱学渣学生的特征:
1、智商大众化。但有极个别学生智商很高但从小不爱学习的(所谓小聪明)。
2、没有学习专注度。学习习惯不好。
3、完全不懂学习方法和备考方法。
4、被逼无奈,即便是能完成作业但很多时候回抄袭。有自我舞弊行为。
5、极度抵触额外学习。抵触认真纠错。
6、学习很累但效率很低。
7、无学习动力,无学习积极性。没有明确提升目标。
8、手机控严重。
9、性格或乖张或急躁或倔强。
10、要么是班级最活跃的人,要么是班级最孤独的人。
11、部分学生会交往损友。
学弱学渣的养成:
1、多数学生从小在爷爷奶奶辈跟前长大。娇生惯养、惰性。没有吃苦精神。
2、父母或性格急躁或强势或任性或随性。家庭环境不安静或不和谐。父母习惯不规律。缺乏明晰的育儿方法。散养孩子。
3、因父母时不时会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突然介入或干扰孩子,孩子几乎没有学习专注度。造成部分孩子会有强迫症(类似多动症)。
4、会被老师鄙视、打击和处罚。
下面是“学习成绩与智商到底有没有关系”的讨论。参与讨论的学生多数是名校在校学生(仅供参考)
别安慰自己了,怎么三天两头就蹦出这种zz言论,我们年级不搞竞赛上清北的人什么样我比你了解,那都是真大神,不含任何水分的大神,即使没学过竞赛高难度数学模考稳定149。我们年级去浙大的同学都和他们考清北的有不小的差距,211就算了吧
努力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鼓励奋斗是正确的,强行抹掉智商差距是错误的
中小学老师当然要奉行那一套zz正确,但老师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实际情况。我初高中的班主任都或多或少表达过人和人天生有差距
初中的班主任曾明确说过我不如同桌聪明,这一点我早就认识到了,而且我们班属于实验班,大神不少,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同学们也都见识过; 所以谁谁谁的智商什么水平,老师心里都有数
我真不能理解中国社会为什么充斥这种根本不符合事实的言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真的那么难吗?后来我明白了,纯粹是没见过牛人,井底之蛙
我一个室友,交大水平考砸来同济,实验永远第一个做完,学新知识永远最快理解,期末前突击一周,C++直接满分,我这个认真学的才80多分;他还是河南小县城考过来的,你们挂在嘴边的家境眼界统统没有。就同济都有这样的人,我不敢想象清北的情况
人家自谦之词你也当真?
本人清北(本科北研究生清)觉得智商还是有点差距的,即使清北内部都差距明显(我是被鄙视的那一部分)
我今年高考的,班里省4排名去了清经管的大神,那智商是真没的说,不是说他不努力就成绩好,关键是全能,无论演讲,机器人,奥数,甚至拉小提琴,都参加比赛得奖,最恐怖居然还是学生会主席,智商不高能应付得了???
智商确实有高低。
记忆力,理解能力,好学程度,老师,环境,意志,学习方法等。
学神学生的特征是:
1、学习特别专注。他们能数小时专注于某个问题或研究、学习知识。
2、试卷难度再大,但是他们的得分变化极小。属于考不倒的学生。
3、学神的语文水平很高,绝不亚于甚至高于学霸级文科生的水平。对字词能够精准理解。这点特别突出。
4、特别注重不同知识板块之间互联互通思考和能力的养成。这是高考或竞赛所注重的“能力培养”。不同板块互联互通也是多数老师讲课时所缺乏的整体能力训练内容。
5、学神的兴趣涉猎特别广泛。他们不仅仅限于课本和学校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很多高中学生都会自己学习大学的课程。即便是玩儿手机游戏,学神比其他档次学生都玩儿得溜。但是他们绝不陷入手机控。
6、学神的学习比学霸以下的学生看起来比较轻松。一是他们做题很快。二是他们不会“完成作业”,他们把低档的作业题都甩掉了。学神也是在大量甩题,但学神在更广度(超越学校的教学和课本知识)、深度(比教育部规定的教材知识更深更难)加大训练。
7、学神的智商和记忆力高于学霸以下的学生群。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们存在智商的和记忆力的差别。我测测学神的至少都在136以上。
8、学神能自己总结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
9、学神的外表长相透露出稳健、聪慧。这仅仅是我的观察。
10、学神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远远高于学霸以下的学生。
11、课本概念和公式定理推导证明清晰、快速没有瑕疵。
12、几乎无人能撼动学神的省排位。
学神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1、天生智商超群。
2、温和、智慧、很强执行力的家长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培养孩子有非常明确的方法、方向。从幼儿小学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和广泛的爱好。
3、稳定、优良的环境。
4、没有“学习以外的仇人”。
5、非爷爷奶奶带大,而是从幼儿开始由爸爸妈妈带大。不娇惯爱劳动。
6、家长和孩子性格温和稳定。
7、老师欣赏并热情帮助鼓励孩子。
二、学霸:裸分(含竞赛生,裸分)能稳定考入清华北大水平的学生。学霸的成绩会随着试卷难易有明显的升降,但是其排名(尤其是省排位)没有明显变化。
学霸学生的特征是:
1、学习很专注,能连续一小时以上专注于学习和扣难题。
2、成绩会随着考试试卷难易有明显升降。但是在年级排名和同难度等试卷拿到全省考试所显示的省排位没有明显升降。一般都会排在省前50名,学霸会被难度很大的试卷考倒。
3、学霸的时间观念和计划性非常强,清晰地知道不同学习时段应该侧重的训练重点。
4、学霸是的通常也不会完全按照老师的教学进度学习和完成作业,他们有自己学习内容安排。
5、学霸知识广度和深度仅次于极个别数量的学神。同为能考进清华北大,但是学霸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深度远远次于学神。
6、学霸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规律的作息时间,有高效率的计划训练。
5、学霸的智商和记忆力明显高于准学霸等级,但是与学生智商存在明显差距。
6、学霸具有对不同知识板块的互联互通能力,但是其理解速度远逊于学神。
7、学霸能够精准理解知识概念。其语文水平与文科学霸基本相当。学霸对字词的理解和命题陷阱能精准理解。
8、学霸能做到海量训练套卷,并能对难度很大的题型做专题训练。但是对难度特别大的难题有为难情绪。
9、学霸对知识概念或多或少存在某些漏洞。
学霸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1、智商明显超群但远逊于极个别学神。
2、温和、智慧、很强执行力的家长和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培养孩子有非常明确的方法、方向。从幼儿小学培养孩子的专注度和广泛的爱好。
3、非爷爷奶奶带大,而是由爸爸妈妈亲自带大。
4、稳定的学习环境、优良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温和的心态性格、吃苦耐劳的毅力。
5、老师欣赏和鼓励。
6、实际上,学霸与学神几乎具有相同的一切执行力,而不同的差距仅仅是在智商和记忆力方面。往往,学霸动手训练套卷可能比学神还多。
三、准学霸:是指平时裸分(含竞赛生,裸分)能稳定考入二档985华东五校+人大的学生。这类学生的考试成绩会随着试卷难易程度有较大幅度的升降,但是在年级排名变化不大。有的时候,这类学生能达到清华北大的录取线内。有时也会下降到三档985大学录取线。但多数考试成绩能稳定在二档985大学线。
准学霸学生的特征是:
1、其智商明显低于学神学霸,但是比三档985水平以下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有明显的高出。
2、属于特别努力的学生,但时不时会产生骄傲,这时其考试成绩会下降到三档985大学分数线排名。但当该类学生意识到骄傲就会下降,会努力拼搏,这时他们的成绩会偶尔突破清华北大录取线排名。旋即又回到二档大学分数线。内心耐力不够。
3、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不是最佳学习方法。他们的学习方法不能持续提升分数。
4、会时不时用难度很大远远超纲的题去和学霸、学神探讨。实际上,这些准学霸学生已经提前研究过。仅仅是想考验一些学霸学神的水平。若学霸学神不能当即有解题思路,准学霸会获得某种心里满足。
5、写作业速度很快,会加大知识的广度拓展,但在深度研究方面明显与学霸有差距。一般不会延伸到大学课程。
6、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计划性。懂得备考得重要性但是不懂最佳备考方法。
7、是班级最活跃的学生。
准学霸是怎样养成的:
1、非爷爷奶奶带大,而是由父母亲自带大。
2、父母有明确、清晰的养育孩子的方法和目标。父母无不良习惯。家庭成长环境安宁、稳定。父母性格温、生活和谐、执行力强。
3、学习中很少会被父母打断干扰,养成的学习专注度比较强。
4、对于错题,会被父母要求完全纠错。
5、自我学习能力较强。
6、会受到老师欣赏,但也常常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性鼓励。
四、学优:平时考试成绩能多数稳定在三档985大学(北航、北理工、中财、上财、同济、西交大、东南、武大、华科、南开、天大、中山、哈工大、北师)到中上档211大学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考试成绩会随着试卷难易产生剧烈的升降变化。年级排名也会产生较大的升降变化,但是总在上面的学校范围内的名次。
学优学生的特征:
1、智商没有明显差距。即属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商。
2、属于班级年级中最拼搏、最勤奋的一类学生,但又疲于奔命的学生。
3、会紧跟老师的教学计划走,认认真真写作业和纠错。几乎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4、没有明确的考学提升目标。
5、缺乏扩大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研究。对特别难得题有畏难情绪。
6、考试成绩会随着试卷难易有剧烈升降。
7、找不到适合自己持续提升的学习方法,不懂得备考方法。一切按照学校老师的要求走。
8、学习习惯较好。学习专注度一般。
9、不会对大学课程进行学习涉猎。
10、在班级中属于沉闷一族。
学优学生的养成:
1、天生智商大众化。
2、从幼儿到小学阶段,爷爷奶奶辈和父母带孩子比较随意。
3、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没有明晰的正确的方法。
4、幼儿和小学阶段对学习专注度培养欠缺。
5、爱学习,兴趣广泛,但深度不够。
6、对于深度很大的题极具为难情绪。
7、老师很赏识这类最拼搏的学生。
五、学弱学渣学生:是指平时考试成绩在低档211、一本、二三本的学生群体。比如在三流省重点高中,这类学生占比60%以上。
学弱学渣学生的特征:
1、智商大众化。但有极个别学生智商很高但从小不爱学习的(所谓小聪明)。
2、没有学习专注度。学习习惯不好。
3、完全不懂学习方法和备考方法。
4、被逼无奈,即便是能完成作业但很多时候回抄袭。有自我舞弊行为。
5、极度抵触额外学习。抵触认真纠错。
6、学习很累但效率很低。
7、无学习动力,无学习积极性。没有明确提升目标。
8、手机控严重。
9、性格或乖张或急躁或倔强。
10、要么是班级最活跃的人,要么是班级最孤独的人。
11、部分学生会交往损友。
学弱学渣的养成:
1、多数学生从小在爷爷奶奶辈跟前长大。娇生惯养、惰性。没有吃苦精神。
2、父母或性格急躁或强势或任性或随性。家庭环境不安静或不和谐。父母习惯不规律。缺乏明晰的育儿方法。散养孩子。
3、因父母时不时会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突然介入或干扰孩子,孩子几乎没有学习专注度。造成部分孩子会有强迫症(类似多动症)。
4、会被老师鄙视、打击和处罚。
下面是“学习成绩与智商到底有没有关系”的讨论。参与讨论的学生多数是名校在校学生(仅供参考)
努力对于任何人都是必要的,鼓励奋斗是正确的,强行抹掉智商差距是错误的
中小学老师当然要奉行那一套zz正确,但老师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实际情况。我初高中的班主任都或多或少表达过人和人天生有差距
初中的班主任曾明确说过我不如同桌聪明,这一点我早就认识到了,而且我们班属于实验班,大神不少,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同学们也都见识过; 所以谁谁谁的智商什么水平,老师心里都有数
我真不能理解中国社会为什么充斥这种根本不符合事实的言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真的那么难吗?后来我明白了,纯粹是没见过牛人,井底之蛙
我一个室友,交大水平考砸来同济,实验永远第一个做完,学新知识永远最快理解,期末前突击一周,C++直接满分,我这个认真学的才80多分;他还是河南小县城考过来的,你们挂在嘴边的家境眼界统统没有。就同济都有这样的人,我不敢想象清北的情况
人家自谦之词你也当真?
本人清北(本科北研究生清)觉得智商还是有点差距的,即使清北内部都差距明显(我是被鄙视的那一部分)
我今年高考的,班里省4排名去了清经管的大神,那智商是真没的说,不是说他不努力就成绩好,关键是全能,无论演讲,机器人,奥数,甚至拉小提琴,都参加比赛得奖,最恐怖居然还是学生会主席,智商不高能应付得了???
智商确实有高低。
记忆力,理解能力,好学程度,老师,环境,意志,学习方法等。
211就算了,如果从小到大认真学习考了个211,那么他和清北的智商不是查了一点点
裸考或者竞赛保送清北智商打底中上,普遍高智商,大神数不胜数。非top学校,环境学习习惯和努力程度的重要性是远远高于智商的。
差距怎么没有了,有人一天学勉强普通211,有人作业都不怎么做上华五。
能不能摸索出好方法、养成好习惯,一定程度上也是智商的体现。
意志品质当然很重要,不过我这里想强调的是归纳总结能力。而且,反应速度快慢是神经系统类型的体现,和智商应该无关
情商差距也很重要:心理素质,情绪控制,开阔的眼界,大局观,是不考败甚至超常发挥的关键
以我高中班上近10个清北 近10个复交 共50+or60+个985来看 智商的差距在这一个班级里是很显著的 但努力的因素也挺重要
前面的同学大部分学习就是比后面的同学轻松的多,理解很快,做题顺手,这就是智商的优势。
当然,大量刷题巩固才能稳定成绩,本垃圾就是平时眼高手低,刷题不多,结果高考理综错了4个,跑到上交去了
211和清北 绝对是性格习惯环境方面的差距
智商加努力加方法
有的人智商不行 但是学习方法好 有勤奋 也是能考上很好的985
能摸索到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智商高的一种体现
我那个当年比清华线高15分的室友,我2个小时搞不懂的东西他20分钟就懂了。
高考分数还看不出什么,大学里才能看出智商的巨大差别。
单纯分数体现不出智商差距,能学会大学数学系物理系的天书才是智商差距。
高考考的好说明刷题多,做题速度快,正确率高。而有些大神可能不屑于天天刷题,或者小毛病多,动作慢等,自然就不适应于考试
就以数学为例,有些考140分,只有最后难题不会做,有的人考110分,难题都会做,就是粗心大意小题失分多,容易题得不了分,谁的智商高?
你没有接触过大神而已, 如果接触过, 会被直接虐到你怀疑人生, 你说差距大不大。
竞赛大神的智商其实也不一定高,有些傻子在某方面具备特殊功能是有可能的,竟赛训练是长期的,换个陌生类型的题可能边都摸不着
有时觉得那么多天才中总能出一个牛顿爱因斯坦式的人物,然而那么多年过去了,一个象样点的都没出现
那既然你们嘴里的大神牛人都那么厉害,13亿人中选出来的精英中的精英,怎么一个诺奖都得不到,甚至大师也越来越少??
莫名其妙的逻辑,建议你退学复读考取211再去拿个诺奖,证明一下自己的智商和清华的无异
能上211的按智商上清华够了。。。。。。。。不过,和清华人的智商肯定差距还是有一段。
大部分是智商差距吧,上大学的时候被碾压了多次,隔壁寝室的哥们,上课睡觉下课三国杀,考试前看三四天书,科科85以上。另外一个姐们,一次考试太难了,老师为了不让太多人挂科,给大家的成绩都乘了1.1,结果这个姐们乘完108分,老师给了她99,她非常不爽。还有很多,不一一说了。
分数100分以内智商没有太大的差距,顶尖的占的比例很少,高考丢分超100的很多!
清北=百分之10-20的天才+百分之80左右的聪明+努力的普通人。
211=百分之0.5的天才+百分之90左右聪明或努力的普通人。
是天才 但是不见得能培养到上限 参见fm,pa190不见得就能培养成190的ca
天才只是材料,不能代替后天培养,不光本科培养,本人的个人发展意愿,社会环境都有影响。只是说他们从潜质上有很大的空间。当然也许你对天才定义稍微高一点。
北医人不同意,中国大学只能分为清北,其他大学。具体点就是清北,其他985,其他大学。顶多再添加华五或者211。智力上211与三本差距应该远小于清北与其他985差距,即使是复交。更别说同一个学校学生智商都天壤之别
我认为绝大部分清北学生算不上天才,清北也以蠢才为主,只不过愚蠢程度比扫马路大妈稍微低点的事情,既使你是当年清北最优秀的学生,也要看你一生为人类做出多少贡献后才下结论,许多人说你是天才,而你真把自己当天才的话,只会是个笑话。
两百年后,后人公认的天才才是真正的天才,遗憾的是清北那么多的“天才”两年后就基本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反正前面几位高傲的985"大神"已经认为自己看破红尘 乐于把所有因素都喜欢归咎于“智商高” 学得快就是智商高不是因为人家积累的多 考得高也是人家智商高不是人家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努力 摸索到学习方法也是人家智商高而不是遇到了好的老师和父母引导 喜欢做这种论断的大约要么就是坚信自己也是“智商高”的一员 要么就是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
这么笃定地承认智商差距 首先统计学就没学好 其次也根本没有近距离了解过大神 估计也只是听别人口口相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