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 林间
新课改后的高考命题将更科学化、规范化稳定化。命题将从过去的知识考试逐步过渡到能力考试。
1、强调高考的统一性。即全国试卷和自主命题省市的试卷必须服从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大纲》。
2、命题的依据及限制。严格遵循大纲要求,按照测量理论的要求命题。按照双向细目表命题(即考察目标与考察内容,考察能力层次与考察知识块)。
3、命题规律。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稳”主要表现在试卷结构和主干知识的考核要基本稳定,统计难度控制在0.55~0.6。
4、命题程序的规范化。命题必须严格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的程序进行。高考命题、组卷采用题库与集中封闭入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5、突出考察“双基”,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考察。
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题中背景材料将更多体现关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焦点问题。
7、注重考查学科间交叉应用能力。未来考试将更多地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
8、继续坚持中等水平考生能够独立完成试卷的原则。即中等水平考生(一本线上10~20分的考生)能够在不限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考卷的难度水平。
9、继续坚持照顾考生及家长情绪的原则。既要考生考出自己的水平,又要区分出考生的层次,让考生在高高兴兴答题的情况下巧妙地丢分。
10、充分考虑政治的安定因素。一般在2卷的最后一题都不会太难,以利于考生顺利进入下一场考试或考试后有一个好心情。
11、继续坚持梯度分明的原则,以利于不同层次的高校选拔人才。原则上,2卷的试题前一二步不会太难即中等水平的考生基本能解答,但是后面难度会加大,便于把考生水平层次区别开。部分试题的难度广度将会适度超出考试大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