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年级劳技教案(全册)

(2013-03-14 19:02:02)
分类: 教学专栏

 

三年级劳技教案(全册)

                               七巧板

教学目标

了解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益智玩具,通过制作七巧板,认识纸工的简单图样,学会基本的裁剪方法。同时通过拼摆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技术要点

1、简单图形的画法。

2、轮廓线、剪切线的认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通过讲述七巧板的来历和“看一看”栏目中的各种图形,激发学生制作和研究七巧板的兴趣。

2、每七人一组,选用不同颜色得知,做完后交换。

3、为摆出更多图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认真探索。

注意事项

1、剪刀在携带和使用时要注意安全。操作是要保证学生之间的安全距离。

2、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动物头饰

教学目标

通过动物头饰的教学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头圈的连接方法。通过编故事、演节目,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技术要点

1、竖刀的正确使用。

2、头圈的连接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头圈锁扣的设计和制作是本课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要鼓励学生多实践,并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2、在编故事、演节目的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作。

注意事项

1、携带和使用剪刀、竖刀时要注意安全。

2、使用竖刀刻纸时要垫板,以免损伤桌面。

 

 

 

 

 

     立体贺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纸工简单的立体造型方法。要求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贺卡,以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技术要点

1、内折线、外折线等符号的认识。

2、剪、刻、折、插等基本操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要求学生用废旧材料制作贺卡,加强勤俭节约的教育。

2、可结合节日活动安排本课内容,使其更有意义。

注意事项

1、注意内折线、外折线的区别,插孔、插舌大小要一致。

2、注意操作安全

 

 

 

 

 

 

 

     小凉亭

教学目标

了解凉亭建筑形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通过制作,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职工立体制作过程及其部件的连接方法。

技术要点

1、挖空符号的认识,挖空技法的运用。

2、纸工部件简易连接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投影出示凉亭实景,引导学生认识凉亭的结构、形式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兴趣。

2、通过示范连接方法,启发学生自己解决主体与顶部、底部连接的问题。

注意事项

1、按折线折叠时,可用尖状物沿折线轻划一下,注意不要用力过大,防止划断。

2、胶水效果不好可改用双面胶。

 

 

 

 

 

     小纸花

教学目标

学生初步了解小纸花的简单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意识,发展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技术要点

1、正确识图。

2、选择合适材料。

3、涂抹胶水适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结合教师节进行教学,以增加节日气氛。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评比。

3、启发学生探究其他花型的制作方法,把做好的纸花装饰在自己的居室里。

注意事项

1、细铁丝可用塑皮电线代替,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2、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拉花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拉花的制作方法。在剪、刻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首脑协调能力。

技术要点

1、折纸时外沿要对齐,折痕要压实。

2、剪刻尺寸适中。

3、片与片之间的粘贴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采取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结合国庆节进行学习,以增强节日气氛。

3、以小组为单位,用大家的劳动成果装点自己的教室。

注意事项

1、剪纸和布置教室时要注意安全。

2、剪口的长度过短,纸花拉不开;剪口过长,连接处易断。

 

 

 

 

 

       小毽子

教学目标

学生搜集身边材料,亲自动手设计、制作小毽子,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和动手能力。

技术要点

1、根据设计选择必要的材料。

2、捆扎的基本技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准备制作毽子的材料,教师演示方法。

2、启发学生探索其他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课下组织踢毽子比赛。

注意事项

提示学生使用剪刀时应安全操作。

 

 

 

 

 

 

 

   彩塑小动物

教学目标

通过塑造小动物的实践,知道泥类材料的性能,初步了解泥塑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体验创造性劳动的乐趣与艰辛。

技术要点

1、泥塑作品的创作过程——构思、塑制、整理。

2、泥塑工艺的基本技法——搓、团、捏、压、弯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采用个人与小组相结合的方式。

2、准备橡皮泥。

3、启发学生以熟悉的小动物为原型展开丰富的想象。

注意事项

1、对学生的作品,不要在像与不像的问题上过于苛求,选择恰当的机会,多鼓励。

2、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彩塑小房子

教学目标

学会建筑作品的塑造方法,体会工具在制作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技术要点

1、使用工具,掌握挖料、滚泥板、切块等技法。

2、尝试制作工具,或在身边寻找工具的代替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准备橡皮泥。

2、初次使用的工具,教师要示范。

3、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注意事项

提示学生正确保管工具和剩余材料。

 

 

 

 

 

 

 

 

     10  学剪纸

教学目标

了解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学习剪纸的基本方法。通过完成1-2件作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和审美情趣,以及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的情感。

技术要点

1、了解剪纸的步骤:构思——折叠——画纹样——剪纸。

2、掌握剪纸各步骤的操作要点:折叠时,要对齐压平,中心点的位置要折的准确;描绘纹样时,要使花纹加强连接。

3、认识图中虚线和阴影符号的作用。

4、灵活使用剪刀,准确按照纹样剪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看教材“看一看”,了解剪纸不同的风格和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兴趣。

2、讲述剪纸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3、教师鼓励学生,经常动手大胆探究创作剪纸作品。

注意事项

教师要教育学生安全携带和正确使用剪刀。

 

 

    11   扎风筝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扎风筝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扎风筝这一传统工艺,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技术要点

1、绑扎,注意绑扎点的对称与平衡。

2、粘糊,涂胶水要均匀。

3、扎顶线,上下顶线的调整很重要,系扣连接要牢固。

4、校正,制作过程中不断调整。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风筝的资料。

2、教师指导分小组制作。

3、开展放风筝比赛活动。

注意事项

1、提醒学生:剪刀和竹条不要伤着人。

2、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注意保持环境卫生。

 

 

 

 

    12   生豆芽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了解豆芽的生长过程。通过“做一做”“说一说”栏目中的任务和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展开观察和思考,并从中获得豆芽生成的简单知识和技能,体会实验中仔细观察和认真操作的重要性。

技术要点

1、通过小实验,探究黄豆的发芽条件:具有生长力的种子、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2、学会观察、记录的简单方法:抓特征,记录有关数据,通过数据反映变化。

3、发芽率的计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前布置实验内容——家庭进行小实验——课堂上分组总结分析试验结果。

2、教师讲述基本操作方法:选种——温水浸泡——充分吸水后置于盘中——盖上湿纱布并保持湿润。

3、一段时间后,进行总结评比。

注意事项

教师不要过多讲授,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更大空间。

 13 水培蒜苗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阳光在蔬菜生长中的作用。

技术要点

1、实验的可比性。选择两个同样大小的小盘,两盘蒜瓣的大小和数量要尽量一致,是学生只得到这样才有可比性。2、实验观察要抓重点。观察记录是要注意抓住蒜苗高度、宽度、颜色等特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1、实验前,教师对有关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提示。

2、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注意事项

1、不要选择新蒜,未经休眠的蒜不发芽。

2、实验环境不能低于0℃。

 

 

 

 

 

 

    14   喂养小金鱼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自己喂养小金鱼,并学会科学的喂养方法,进而掌握小金鱼的生活习性,学习鉴别金鱼的品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喜爱小动物,愿与他们交朋友。

技术要点

1、喂食——每天1-2次,每次不要投放饵料过多,以30分钟内吃完为宜。

2、换水——可准备两个大口瓶,一个养鱼,一个晾晒自来水。换水不应全换,要取一半旧水与新水混合。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本课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课前,师生共同对喂养的小金鱼进行仔细观察,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3、搜集不同金鱼种类,学生选养不同金鱼。

注意事项

1、教育学生不要到池塘、坑、沟捕捞小鱼或鱼虫。

2、新选购的金鱼不要急于喂食,要过1-2天后再喂。

 

 

  15 便笺盒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草图,以及草图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构思、设计简单草图的能力,并以废旧物品为原材料制作一个实用的便笺盒。

技术要点

1、设计草图。

2、选择合适的废旧物品。

3、小饰物的点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从“看一看”栏目导入,通过“打电话”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把头脑中的构思变成比较直观的草图,并按草图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具体操作。

3、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如下:

1)废旧物品选择,搭配巧妙,设计新颖。

2)自己独立设计,独立完成制作。

3)部件连接牢固。

4)有实用价值。

注意事项

1、尽量选用废旧物品,不要单纯为了装饰而花钱去买。

2、提醒学生绝对不可以把有毒的药盒或药瓶作为制作材料。

 

 

 

 

 

 

 

 

 

 

 

 

 

 

 

 

 

 

 

    16   巧插蔬菜

教学目标

通过插蔬菜这种创造性活动,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能力,体会创造性劳动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

技术要点

1、认识蔬菜的色泽、形状和质地。

2、蔬菜插制的步骤:先构思设计作品,然后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蔬菜材料,接着对材料进行剪切、雕刻,最后用牙签把它们连接在泡沫塑料板上。

3、左右手配合使用剪刀、水果刀和竖刀,对蔬菜进行剪切和雕刻。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可利用“看一看”栏目的几幅作品照片,只管、形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前准备好材料和工具。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带12种蔬菜,每人准备一块厚3厘米、长26厘米、款18厘米的泡沫塑料板。

3、鼓励创新。要求学生的作品不重复、有创意,把自己生活中有意义的、美好的东西充分表现出来。

4、培养节约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菜农的劳动果实,剪切后的蔬菜经清洗可继续食用。

注意事项

增强安全意识,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携带和正确使用工具,以免发生危险。

 

 

 

 

 

 

 

 

 

 

 

 

 

 

 

 

 

 

 

       17 缝制饰物袋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小饰物袋,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过程和相应的制作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意识,体验劳动的喜悦。

技术要点

1、根据构思画出外形草图。

2、按纸样在织物上剪裁面料。

3、手工缝纫中穿线、打针结、打止针结三种基本技法。

4、手针和缝线的使用方法。

5、回针针法,通过手缝小饰物袋,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过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此课安排在妇女节前后进行。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小饰物袋式样、材料和制作方面的资料,加深感性认识。3、作品完成后,利用“评一评”栏目的内容,组织学生对作品评价,以培养触壁的技术意识和鉴赏能力。

注意事项

学生穿针引线时容易碰伤,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还要采取“控制距离”的有效措施保证安全。

 

 

      18  洗袜子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些小件衣物的洗涤方法,了解衣物的洗涤常识,体验生活的乐趣,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技术要点

1、洗涤的步骤:浸泡、搓洗、漂洗、晾晒。

2、洗涤的方法:将衣物浸泡在洗涤剂溶液中,脏的地方可延长搓洗时间,漂洗时要注意适当的次数。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上讨论怎样洗衣物。

2、学生演示,教师纠正,学生评价。

3、介绍洗涤剂的有关知识,如无磷洗衣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注意事项

1、提示学生洗涤剂不要进入眼中。

2、注意节约用水。

 

      19   学用微波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微波炉的一般使用方法和微波炉的简单原理,能使用它正确加热食物,体验学习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家务劳动学着做的良好习惯。

技术要点

1、学会阅读使用说明书。

2、正确使用加热食物的器皿。

3、正确设定加热的活力和时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教师提醒学生了解微波炉和其他炉具有什么不同?简介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

2、采取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的方法,课上集中观察、讨论、评价,回家尝试操作。

注意事项

教师要熟练掌握使用方法。

 

 

 

 

 

 

 

      20   劳动小能手

教学目标

在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在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和同学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科学的劳动方法,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技术要点

1、优质、省时的方法。

2、节约用水的方法。

3、自身保护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1、充分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如扫地、擦桌子、刷碗、洗菜等,让学生对各种劳动有真切体验。

2、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劳动中技术、技巧的研讨和交流,教师可针对具体情况,围绕技术要点进行启发和总结。

3、根据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劳动技能的高低,由学生自主评价。

注意事项

本课并非一节课可以完成,可分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几个阶段进行。

 

      21  小发明

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中,渗透“需要时创新的源泉”,树立“小学生也能搞发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让学生广泛收集有关小学生创造发明的事例,通过课上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讨论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收集材料进行分析——构思解决方案——绘制设计图纸——准备材料——制作作品。3.利用“拓展学习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

切忌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22 各种工作都重要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社会职业有初步了解,懂得各种职业都重要的简单道理,渗透未来职业与现在学习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1.组织学习背诵儿歌。

2.讨论:为了我们生活得更好,哪些人正在为我们服务,举例说明他们工作的重要性。

3.分角色表演:我长大以后……

注意事项:

     教师不要对“剧情“有太多的限制,要相信学生,给他们充分的展示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