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课堂提问现存问题

(2019-12-04 15:10:46)

经过调查研究,我发现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指向性不强

在听了几位老师讲课之后,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设计的问题指向不是很明确,问题太宽泛,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所以回答不到点子上,因此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所以,教师课堂提问要避免随意性,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教师提问直抵问题的本质,清晰地展现问题的内涵,学生回答时就会减少盲目性,直达既定的目标,从而有序地揭示出问题的本质,课堂教学就会是高效的。

二、没有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的不是很好。问题过难或者过于简单,都是不恰当的。如果问的问题过难,学生无法回答出来,便失去了提问的意义。而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动脑筋轻易就能回答出来,那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深度又会不够,难以促进思维的发展。比如像“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无效提问。所以高中教师要注意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问题的难度应该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要调动起思考的这个过程,又要难度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三、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恰当

调查表明,在实际课堂中,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第二候答时”,并且“第一候答时”有时也不不足。原因可能是大部分教师注重课堂进度,为了能够及时的完成教学任务,而缩短了学生的思考时间。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学生思考的不够全面而丧失了认真思考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应当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而选择合理的候答时间,这样才能使得问题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如果时间太短,可能使得有些反应稍慢的学生还没有思路就很快宣布了答案,不能达到原计划提问的目的,如果时间太长会造成浪费。其次,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也应稍等待一段时间,即为“第二候答时”,好让学生有时间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详细的阐述或补充,如果教师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思考就重新组织问题或请其他同学来回答问题,可能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或抑制他们的思维。

四、 评价语言不当

在问卷调查中,“如果一个问题你回答错误,数学老师通常会怎么做?” 15%的学生选择了批评, 42%的学生选择了转问其他学生, 3%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告诉答案。而笔者在观察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很多老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会以“不对,请坐”,这种消极的反馈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这种回答会造成学生的自信心和热情消退。这是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注意的问题。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们应该对问题进行评估,而且措施一定要得当。教师的评价能够给学生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调整自身的学习,当学生的回答得到老师的肯定时,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强化,当学生的回答存在漏洞和不足,教师及时的纠正和补充能有效地调整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使之进一步完善,所以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重视分析”“给出意见与建议”为原则,切不可批评责骂,损伤学生的自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