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喜剧豫剧电影《抬花轿》的艺术特色

(2012-07-07 13:57:49)
标签:

娱乐

分类: 戏曲赏析

                                  轻喜剧豫剧电影《抬花轿》的艺术特色

                                            邙岭童2012.5.30.

 

    本文题录:

    一.一出好戏好电影     二.故事情节      三.主角鲜明的个性

    四.豫剧好戏           五. 好看的电影   六.结语

 

                                        一.一出好戏好电影

    这出豫剧《抬花轿》,由河南豫剧二团演出。编剧:李澈。导演:陈献玉。艺术顾问:谢添。剧本顾问:李准。主演:王清芬。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浙江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电影。

    幽默艺术家师谢添,河南名作家李准都参与了。看这阵势,就不同凡响。听在下慢慢道来1

用文献【1】的网址,即可看到。

 

                                        二.故事情节

    四品文官周定,高兴地告诉夫人:在邱家的宴会上,有人做媒把咱的独生女儿凤莲,许配给邱家儿子武状元了。征得女儿周凤莲同意之后,亲事定下来了。

    周家的义子周进宝,进京赶考,全家送别。

    邱夫人携丫环王定云,入佛寺烧香还愿,庆贺儿子得中武状元。走后返回的定云,再拜佛像,心有希求(伏笔)。

    凤莲梳妆打扮,等待迎亲花轿到来。听鼓乐炮声,赶忙出来。不是花轿,原来是弟弟的中文科状元,载誉而归。随后,花轿真的来了,上了轿。

    武状元迎亲,文状元送亲,好不神气!在真实的花轿中,周凤莲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轿唱”。

    随后在云雾缭绕中,有一段精彩的“轿舞”。

    周进宝送亲,在邱家巧遇王定云。抒情唱腔中交代,原是一对恋人,女方已身亡。(伏笔,悬念)不敢相认。回府后周进宝得下相思病。

    在姐姐的追问下,周进宝说出实情。(倒叙)他原名张志诚,是宁云县兵部府的一名书童。被那家的小姐王定云看中。两人相爱,私定终身。作为信物,定云以香囊相赠。

    被发现后,王定云被逼投河自尽。张志诚被逐出家门,流浪街头,后被周家收为义子。这些情节,影片只在叙述中,显示几个关键画面。

    凤莲拿到香囊,立即策马赶赴婆家进行调查。

    接着是一对恋人相思、“对唱”的镜头。

    在凤莲再三的追问下,定云才证实她就是那个王定云,当初投河以后,被邱家的轿夫救起,进邱府作了丫环。

    凤莲下定决心说服两边家长,成全他们的婚姻。

    在邱家顺利通过。

    在周家,要状元娶一个丫环,“门不当户不对”,遇到极大的困难。凤莲先说服母亲,并套问出,父母亲原来的出身是“磨官”(磨面为生的)和“吹糖人儿的”。揭了老底儿,提议才被通过。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三.主角鲜明的个性

    在本剧中,豫剧十大名旦之一王清芬,创造了一个性格极为鲜明的周凤莲的艺术形象。

    她热情。“道路不平有人铲,大河流水管的宽。为她夫妻早想见,这件事我要问我要管”。

    她开朗。快人快语,时时响起她那银铃般的笑声。

    他机智。在婆家说媒,巧打自家父母的旗号,顺利通过;在自家因“门第问题”遇到极大的困难。她先单说母亲,套出全部“老底儿”,采用迂回曲折的方式取得成功。这一折,是全剧的点睛之笔。极为精彩,详情见于附录。

    她幽默。“别说骑马咧,骆驼我也敢骑”。“我胆子大着咧。两个丫环搀着我,我都敢看死蛤蟆”。

她娇柔。最大的体会是,“这当媳妇和当闺女,可真是不一样。”进公婆门,又退出,整衣着,缓慢走进。慢声细语。说成以后,突然冒出一句“好哇!”一出房门就撒丫子奔跑。可是一回到娘家,便处处随意地撒娇使性。

他常有“出格的”举动。自己出嫁进入洞房,坐下后自掀红头盖观看新郎,高喊:“不错!”王定云过门儿,拜过天地进入洞房了。她又进去掀开红头盖,高呼:“真俊!”

    用张志成王定云的严肃、拘谨、悲观,来反衬周凤莲的活泼、开朗,相映成趣。

在这出豫剧电影里,喜剧色彩随处可见。以上列举,挂一漏万。闺门旦与花旦是王清芬的专长,在夲剧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不信您自己看看。

 

                                           四.豫剧好戏

    一开头闻听父母召唤下楼过程里的辫子舞,虽然不长,但很美,刻画人物性格极为传神。

    轿唱一段,早已是脍炙人口的了。这次得到充分的发挥。

    云雾背景里的一段轿舞,新娘与四轿夫浑然一体,上坡、下坡、左右晃动、脱衣、打扇、碰头、掀轿、蹲、笑、看、问、拜等等,既生活化,又艺术化,非常好看。这是豫剧的专长。京剧《春草》里的轿舞,还是从这里移植的呢。

 

                                         五.好看的电影

    豫剧《抬花轿》舞台演出本的结构,一般都是平铺直叙。先表现张志诚与王定云相爱的遭遇,接着是周凤莲出嫁、经说服使张王团聚。改编以后的电影的结构里,则是以周凤莲的经历为主线展开。出嫁,弟弟患相思病,然后从他们的言谈中,倒叙张王爱情的波折。与诉说同步,其中只展现了几个关键性的镜头,这一段接近于虚写。这样的结构使故事更集中在主角周凤莲身上。特别是在解决说服父母的难题上,做了较大的补充。成为整个剧目的亮点。使主要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喜剧色彩更明显,戏更好看。这当然得益于电影独到的蒙太奇手法。

    张志诚(周进宝)与王定云重逢以后互相思念,有一段画面分别出现的“异地对唱”。唱词(见附录)、唱腔都撼人心魄。这也是电影手法独到之处。

    加上优美的外景内景,戏剧电影有着许多优点,使节目更加好看。但也会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主要是戏剧舞台象征性手法所表现的,作为中国戏曲一大特色的的东西,被舍弃了。王清芬的代表作《风雨情缘》拍摄成功之后,在得到肯定的同时,有人提出没有留下相应的舞台艺术纪录片,是一大遗憾。时过境迁,又无法弥补。笔者是同意这种观点的。

   《抬花轿》里的轿舞实在太精彩了。以致电影编剧、导演们感到实在不忍舍弃。但加进去,又为电影手法所不容。这就逼出了一种“两个世界”的手法。

电影里表现虚拟世界如神仙环境的手法是,用云雾暗示。但是,要么现实,要么虚拟,在整个影片里,应当是统一的。

    在这部影片里,整个是现实世界。但在其中,为了展示精彩的轿舞而插入一段虚拟世界。既不违反“规则”,又能使观众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笔者以为,这是一大创造。

 

                                             六.结语

    豫剧电影《抬花轿》属于典型的轻喜剧。情节轻快感人。从剧本、演出到拍摄,都极为精彩。附录记下的那些唱词,也都是情感优美声韵铿锵的诗歌。单独欣赏,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样的戏多看看,对于增进健康、陶冶性情都是极为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豫剧电影《抬花轿》视频,www.56.com/u85/v_NDY5NTcyMjY.html -

 

附录1    异地对唱

(张——张志诚,王——王定云)

张:草白霜重苔露冷,

碧云长空孤雁鸣。

王:泪眼看花花憔悴,

萧瑟秋风霜叶红。

情切切翠竹萧萧心难静,

张:恨悠悠柳丝依依意朦胧。

王:想当初春风桃李艳阳景,

张:看如今秋雨梧桐叶飘零。

张王:(被迫分离情景)

恶风吹断连理枝,

伯劳飞燕各西东。

 

附录2    凤莲劝父母

    (莲——周凤莲,父——周定,母——周夫人)

莲: 哎呀,我累死了。

母: 呦,闺女回来了!

父: 闺女快坐下歇歇。

母: 听说你兄弟病了,什么病?

莲: 相思病。

母: 相思病,是从谁身上得的?

莲: 从我身上得的。

父: 啊哈!

莲: 啊哈啥哩,人家还没说完呢。

母;闺女,你慢慢说

莲: 女儿出闺去,我那兄弟前去送亲,

在邱府见一女子,回府以后忧思成病。

你二老想想,这不是从我身上得的?

娘啊,难道是从你身上得的?

爹,从你身上得的?

父: 嗨!闺女,那女子是什么人?

莲:(什么人?这事儿说得越清楚麻烦越多。还是省点事吧)

爹呀,那个女子叫王定云。

人品端正,温柔贤惠,

你们想想,她要是不好,俺那兄弟会相中她妈。

父: 说得有道理,既然人品出众,派人过府提媒说亲也就是了。

莲: 爹,你说话可算话?

父: 我说句话掉在地上能砸个坑,还有不算话的道理。

莲: 娘,你听见了吧

母: 听见了。

莲: 那好,俺这就提媒说亲去。

父: 回来,她既是邱府的小姐,为啥姓王呀?

莲:谁说她是邱府的小姐了,他是个丫环。

母: 啊,丫环?

父: 啊,那不能娶!

莲:爹,你刚才说的……

父: 刚才我说的叫大风刮跑了。

想哄我哩,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面都多。

莲:娘,你看俺爹。

母: 不能怪您爹,你没说清楚。

莲: 爹,只要人好就行,管他丫环不丫环哩。

父: 闺女,别说傻话了,你兄弟是个状元。

不说招驸马,这州城大家闺秀,

还不是随咱挑,随咱检。

咋着也不能找个丫环哪。

莲: 强扭的瓜不甜。

父: 闺女,你就是把天说转,咱也不能娶个丫环。

莲:(唱)

俺爹他硬着脖子不说话,

俺娘她眯着眼睛装哑巴

一付肠子几下挂,

我心里好像蚂蚁爬。

他那边三日以后把亲送,

俺这里乱成一团麻。

嘴上抹密说甜话

走过来先劝劝俺的亲妈。

(拉到里屋)

莲:娘啊,俺爹他嫌人是个丫环,你看咋办?

母: 你爹说得对,咋着也不能娶个丫环。

莲: 那你咧?

母: 我咋啦?

莲:娘,你是啥出身?

母: 俺娘家的门头可高着咧。

莲: 咋高啊?

母: 俺爹一出门,先匡匡匡,

敲三八二十四声金锣,

他威风可大着咧。

莲: 是个啥官呀?

母: 吹糖人的。

莲:(笑)看看俺爹虽然是个大官,

    也娶了你这个吹糖人的闺女咧。

母: 咦,他是啥大官,他是个磨倌(捂嘴,说走嘴了)

莲: 磨倌?!

母: 你可不能说磨倌,你爹可真是磨倌出身。

提起磨倌,他就恼火。

莲: 娘,咱家都不是名门出身

可不能嫌弃人家呀。

娘,你帮我去说说俺爹呗。

(一同出来)

莲: 爹,你想通了没有?

父:想通了,晚两天给你兄弟选一个好媳妇。

莲: 爹呀,你得为俺兄弟想想,……

父: 他也的为我想想,咱们这种人家,

办事不能叫人家笑话,我虽说学问不大,

可救驾有功,好歹也是个四品官。

莲: 你是啥四品官,你是个磨倌(笑)

俺娘说了,你当兵之前不读诗书,不上学,

收麦子磨面瞪大萝(笑)。

母: 莲他娘,你没话就别说了,

不该出主意揭我的老底儿。

我不就这一点短处吗。

莲: 这算什么短处,前朝吕蒙正讨饭,

王禹俑送面,这磨面丢啥人哪?

母:是呀,谁能不吃面呀?

莲: 爹,你好好想想,门第再高,

俺兄弟不喜欢,您二老也是白费心。

再说您二老就这么一棵单根独苗,

只怕俺兄弟一时想不开,有个三长两短,

俺爹也没儿啦,俺娘也没孩啦,

俺也没有兄弟啦。

可叫咱这一家子咋过呀?!

我越想越难过,越想越不好受(哭)。

百年后谁为俺爹摔老盆哪?

母: 老头子,这门亲事你就应允了吧。

父: 怎么,这门亲事你看也中?

母: 中中中!

父:你说中。咱就中,道理我也说不清。

凤莲哪,给你兄弟提媒说亲去吧。

莲: 女儿遵命!

父: 啊,这闺女!

莲:我给俺兄弟送信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