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婴儿的需求
(2016-12-23 11:31:46)
婴儿刚出生时胃容量很小,有的像花生米那么大,并且婴儿的胃呈水平状,容纳食物的量也是很少的,所以婴儿吃奶的次数是很频繁的,一般两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婴儿饿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以哭声来表达。那么当婴儿饿了是怎样表达的呢?1、哭声会比较急切或不间断的大声哭;2、伴有吸允的动作。
我们根据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前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岁或13岁开始),婴儿期正好处于口唇期,吸允动作也是本能产生的,所以婴儿处在饥饿状态中,会大声哭泣,有的也会伴随吸允口唇的动作。作为父母就要识别婴儿的这种需求,给予及时的满足。不然长时间哭泣会使婴儿出现缺氧状况,而胃内又没有食物更加重了这种情况。
有人说婴儿饿了就那么饿吗?感觉哭的撕心裂肺的。那是因为婴儿都是喝母乳或奶粉,是流质饮食,没有固体食物消化的时间长,消化吸收都比较快,胃排空的感觉强烈.所以饥饿感会比较强烈的,才会让有些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对于照顾宝宝会措手不及,无所适从。尤其是奶粉喂养的宝宝更要掌握好喂养时间,喂养方法和喂养前的准备。这就是婴儿饿了的情况,和为什么吃奶频繁的原因,我们了解了就要学会及时的分辨并加以满足宝宝的需求了。
二、尿了或拉了
婴儿尿了或拉了的表现有:1、一般会不舒服,睡着时会不安稳,会哼哼唧唧的来回扭动。2、醒着时会来回蹬腿,扭屁股、哭泣、表情不愉快等。婴儿排尿排便还没有自主意识,并且婴儿的饮食是流质饮食,95%以上都是水,再加上婴儿的膀胱括约肌发育还不成熟,排尿和排便的次数会很多。婴儿的睡眠时间又比较长,这时候就需要给婴儿用尿布或纸尿裤让宝宝屁屁保持干爽。而用尿布和尿片也有一定的差别。尿布一有排尿或排便就会很湿,也会回渗,会刺激婴儿的皮肤,湿湿的也会很不舒服。所以学会每天观察婴儿排尿和排便后的反应尤为重要了。
如果长时间不给宝宝换尿布,尿液和粪便长期刺激会引起宝宝红屁股和尿布疹,一是造成宝宝的不舒服,影响其睡眠质量;二是对宝宝的皮肤有影响。所以要经常观察婴儿是不是尿了或拉了,并且找出其规律和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的给宝宝更换尿布,使其舒适。相对来说用尿片会舒服一些,一般不会回渗,不太影响婴儿的睡眠。但如果宝宝拉了也要及时更换。有的妈妈会综合使用,白天用尿布,晚上用尿片也是可以的。
婴儿困了会有规律的哭,声音不大,比较绵长,或者哭哭停停,有时会用手揉眼睛或鼻子,就代表婴儿困了,想睡觉了。作为爸爸妈妈就要读懂婴儿的感受,在保持安静的环境下轻轻拍拍宝宝或哼哼睡眠曲等哄宝宝睡觉了。婴儿的睡眠时间一般比较长,每天婴儿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如果婴儿的睡眠时间和质量达不到会影响婴儿的智力和生长发育。一般影响婴儿睡眠的因素有饥饿、排尿排便的不舒服,环境的干扰,光线的刺激,疾病的影响等。作为父母或看护者就要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了,1、如果婴儿饿了要及时喂哺,掌握婴儿的饮食规律;2、及时更换尿布,使其身体保持干爽,保证睡眠质量;3、避免让婴儿处在噪杂的环境中,在其睡眠或有困意时要尽可能的保持环境的安静,不让小宝宝的睡眠受到干扰;4、避免强烈的光线刺激,夜晚开灯避免灯光直接刺激宝宝眼睛,可以开台灯或偏离宝宝视线的灯光等,白天宝宝睡觉时注意阳光的直射;5、注意疾病的影响,如果宝宝不停哭闹或有与平时反应不同,及时观察和发现宝宝的不舒服特征,严重的及时去医院看医生。
宝宝有时会无理由的慢声哭闹,看见妈妈过来,一直寻着妈妈的身影盯着看。如果不理他会哭的更加大声,这是就要适时的抱抱宝贝了,或根宝贝说说话,哼哼歌,逗宝宝玩一会,适时的给予关心,让宝宝感受到温暖,不要让其感到寂寞,无助。正如《发展心理学》中婴儿的依恋所说的,这时候婴儿与抚养者正在产生依恋情节,同时“《发展心理学》说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性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而拥抱或及时关注宝宝就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能及时满足,会没有安全感, 对宝宝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和以后的人生交往都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