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班级生活》教学反思
(2018-05-30 09:52:17)分类: 教育反思 |
本课让学生学会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知识点较多,在教学上我采用任务驱动法。首先明确本课需要操作的三项任务,即添加图片、编辑图片及修饰图片。紧接着将完成好的作品与教材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每项里面需要操作哪些小任务。在学生明确任务后,大胆让学生尝试操作。在上新课之前,我参考了教参,上面的教师在反思时,提到本课任务重,难度大。刚开始,我在犹豫是否放手让孩子们按照任务驱动内容一步步攻克,真的放手后你会发现孩子们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总结以下几点:1、作为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操作情况,拟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流程,一定要先带领孩子们缕清本课的教学任务。每一个任务里面又需要完成什么样的操作。2、大胆让孩子做。五年的学生操作能力很强,因为我们学校较重视信息技术课,节节上,你会发现只要学生认真听课认真操作,不管家里面有没有电脑,后期的探索操作能力都是非常强的。3、及时反馈。对于自主操作时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反馈讲解。比如任务一中的调整图片大小,学生会按教材图12.3修改缩放比例,部分学生会按图中数字将尺寸旋转的高度和宽度也进行修改,显然,最后调整出来的图片变了形。这时候,教师引导,找出原因,演示解决,学生们发出感慨:原来如此。4、展示作品环节不可少。在学生提交的作品中,我发现有少部分同学完成第二个任务时,将“小小摄影家”图片也直接进行大小调整,违背了教材中掌握裁剪图片的知识点。于是,我先让学生观察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普及知识:将图片进行裁剪可以突出主题,旋转更能使其美观。
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同学完成了任务,极个别的同学任务没有顺利完成,我通过观察询问,发现原来他们的汉字拼音总是输入不好。看来,学科之间的必然联系也是显而易见的。
前一篇:[转载]李炳亭老师评课的精彩语录
后一篇:十个问题提高微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