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六册】第六课声音合成做铃声
(2018-05-23 08:51:57)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单元 |
第二单元 |
总共1课时 |
||
课 |
声音合成做铃声 |
第1课时 |
||
学情简析 |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其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对于本课来说都是足够胜任的,而且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但要做好一件事,并做得完美,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做事认真的态度。所以,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会做并不等于能做好,这点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 |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混音的概念。 (2)会删除声音文件前后两端的部分内容。 (3)会将两个文件进行混音。 (4)理解插入声音的含义。 (5)会在一个声音文件的某个位置插入另一个声音,实现拼接。 2.过程与方法 (1)理解声音处理的大致范围。 (2)理解声音处理的用途。 (3)能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最简单的音频处理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意识。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
教学重点 |
(1)理解混音的概念。 (2)能够将一个声音与另一个声音进行混音。 (3)理解插入声音的含义。 (4)会在一个声音的某个位置插入另一个声音,实现拼接。 |
|||
教学难点 |
(1)理解混音的概念,并进行混音操作。 (2)理解插入声音的含义,并进行插入操作。 |
|||
教学准备 |
1.资料准备 (1)录制好的作为铃声的语音文件 (2)为语音做背景的背景音乐 (3)作为语音前奏的音乐 2.教学环境 多媒体机房或电脑教室,并且电脑安装有“录音机”软件,其他音频处理软件 3.对学生的要求 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如鼠标操作、菜单、对话框及文件管理等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欣赏音乐激趣导入 |
播放经过处理的各种声音文件,如配乐诗朗读、速度变化的声音、变调的讲话声音等。 |
认真聆听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
任务一:录音剪辑 演示并布置学习任务:播放上一课录制的声音,将首尾的空白删除。提醒学生可以多次操作,一次少删除一点,不要把有用的声音也删除了,同时要求学生相互帮助。 教师巡回检查。 |
按老师的要求完成声音的截取工作,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和相互帮助。 |
学生通过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
|
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
任务二:给语音配乐 1.演示并布置学习任务:打开背景音乐播放,可以发现背景音乐的音量较大,因此有必要调低音量。 2.接着将剪辑好的录音插入背景音乐,与之混音。提醒学生可以将滑块向右移一点,再插入录音。 3.教师巡回检查。 任务三:拼接声音 教师播放音乐前奏,并将前奏插入混音后的声音文件之前。 |
按老师的要求,将背景音乐的音量降低,并插入语音。 按老师的要求, 进行声音的拼接。 |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 中,也许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反复多次进行,这是对学生耐心和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 |
|
拓展练习 作品创新 |
1.要求学生结合本课知识,尝试完成“做一做”中的任务。 2.讲解“知识库”中的内容,根据教学时间来决定哪些详讲,哪些略讲。 |
巩固练习,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性,根据“录音机”软件的功能,对声音进行其他加工。 通过对其他软件 的介绍,拓宽学生视野,知道还有很多声音处理软件,还能对声音进行哪些处理等。 |
过练习巩固所学知 识,尝试完成新的任务学会迁移知识,开拓思路,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
|
汇报成果评价作品 |
1.收集学生当堂课完成的作品,并播放,共同欣赏。 2.让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3.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以鼓励表扬为主,评出最佳朗诵作品、最佳创意作品。 |
1.欣赏作品 2.自评、互评作 3.听老师的评价。 |
通过对学生最终作品的展示,引导学生对作 品进行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发现作品不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
课堂小结 |
1.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总结。 2.让学生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 3.要求学生按照“评一评”的要求对所学情况进行评价。 |
学生发表学习感 言,交流学习收获对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归纳,完成自评。 |
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查验 自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