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十三元代太原路宣课官共盈库伍拾两银铤

(2023-10-05 06:53:28)
标签:

转载

十三 元代  太原路宣课官共盈库 伍拾两银铤

     蒙古大军横扫欧亚,但南宋才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忽必烈1271年建国“大元”,但直到1279年,才彻底消灭南宋。

13全称:元代 太原路宣课官共盈库伍拾两银铤。

大小;  银铤,两端圆弧,中间束腰。

        面长142毫米,腰宽60毫米;

        底长125毫米,腰宽40毫米。  1853克。

铭文:正面总共有九个“戳印”。

      太原路;

宣课官,库使副;劉覃、陈原,库子侯,

共盈库,伍拾两银,银匠郎明。

背面有阴文大字“太原”。

考释:

 元代的行政区划是“行省”,中书省是中央直辖区,又称腹里,包括今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东以及河南和内蒙的部分地区。“太原路”是中书省下的一级行政区,至元十五年(1278)置,治所阳曲县,领十县十三州,大德九年(1305)改为冀宁路。…可知“太原路伍拾两银”的铸期一定在1278----1305年之间的33年内。

 其它戳印“宣课官,库使副;劉覃、陈原,库子侯,共盈库,伍拾两银,银匠郎明”,  其中“宣课官”(税务长),没有具体人名;“库使副”(银库副主任)是两位,“劉覃、陈原”,“库子”(银库管理员)姓“侯”。“共盈库”(银库名称),“伍拾两银”(重量),“银匠”(销熔旧银块,铸造新银锭的工匠)是“郎明”。

 底面有阴文“太原”两个大字,是模具上预留的,是银锭的铸造地。历史上只有元代早期的少数地方有此种作法。 “扬州元宝” 底面的阴文是“元宝”,不是地名,是对银挺的称呼,应该是大元之宝的意思。

 我收藏的“太原路宣课官共盈库伍拾两银铤”,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历史文化价值、收藏研究价值较高。是稀有品种。出手价60万,拍卖起拍价100万。

 我收藏了从先秦到民国多种古钱币一万枚以上,内含大小银锭一百多锭,可以从网上查阅《内蒙笑公的博客》,每件都可以转让,电话15647976158.

[转载]十三元代太原路宣课官共盈库伍拾两银铤

[转载]十三元代太原路宣课官共盈库伍拾两银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