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与伏羲【特大件3、4】

标签:
女娲伏羲乌龟创世祖创世神 |
分类: 红山文化玉器 |
前言:
去年我把收藏的红山玉器大件系统地整理了一遍,今年终于可以发表了。分为四大类、两个特类,四大类为【绿松石、水晶、鸡血石、普通玉石】,两个特类【十二生肖与乐队、最后的精品】都发表了。…现在是编外【特大件】。
女娲与伏羲
3 踩龟女娲, 重23,高60
4 踩龟伏羲,重18,高59
大块蓝松石雕成,只有在远古,才有暴露在地面的大块蓝松石,现在别说地上,从地底下也开采不出那么大块的了。
简释:
女娲与伏羲是中国的创世祖,创世神。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已经进入到新石器时代,确切的说是进入到了“玉器时代”,这是一个“中华文明”独有的“文明特征”,它的内容、内涵、很大很多,博大精深。譬如;雕制众多精美的玉器,“唯玉为礼”,用玉器祭祀、陪葬,佩戴玉器等等。…那时,古人崇拜天地、崇拜自然、崇拜祖宗,女娲与伏羲像,就是古人用来祭祀供奉祖宗的。…那时是“男女平等”,还没有产生“男尊女卑”的观念,不穿衣服是常态,也还没有觉得“不穿衣”感到“羞耻”的意识。…以“乌龟”为座,主要是因为乌龟的长寿、耐力及其它优点,得到古人的肯定与崇拜,让祖宗乘坐觉得最好。…那时,应该还没有产生什么“人首蛇身”的怪异传说。…这两件玉器应该是那时古人心中最真实的想法和体现。




女娲:华夏民族人文先祖,三皇之一。…传说,混沌初开,大地上到处都是山川河海、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及其邪魔外道,并无人类。…相传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一日中七十化变,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
关于女娲的传说。
女娲是中国最早的创世女神,创造了人类,许多典籍都有记载。
屈原《楚辞·天问》,曰:“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许慎《说文解字》曰:“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化”,即孕育,说女娲创造了世间的万物。《山海经》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粟广之野。”郭璞注:“女娲古神女帝,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 。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不暇供,乃引绳于泥土中,拳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淮南子·览冥训》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娃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狡虫死,颛民生。”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伏羲氏、 青帝太昊伏羲等等),华夏民族的人文先祖,三皇之一,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
关于伏羲的传说。
伏羲被尊为人类的男性始祖,传说中的他的一些功绩也记录于很多文献。《太平御览》卷七八引《诗含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羲。”《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绎史》卷三引《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潜夫论五德志》:“(伏羲)结绳为网以渔。”《楚辞·大招》:“伏羲氏作瑟,造‘驾辨’之曲。”《淮南子·天文训》曰:“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楚辞·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宓妃”,即“洛神”。
……
《后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普》曰:“华胥生男子为伏羲,生女子为女娲。”
《文选 王延寿》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列子》曰:“女娲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生而有大圣之德。”
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说:伏羲“蛇身人首,有圣德。”…
汉代画像,伏羲女娲的形象一般是“人首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