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犀角爵杯【犀角杯十五】

标签:
乾隆时期犀角爵杯印度犀角粘接腥味 |
乾隆 犀角爵杯【犀角杯十五】
十几年前,我收藏的初期,是“兼容并包”,碰上感兴趣的东西就买。在赤峰的古玩市场地摊上,……有一次碰见一堆东西,说是“犀角杯”,要价不菲!……被我三问,摊主当然说不清,好像也失去了自信!……经过几轮讨价还价,最终成交。……经过多年的学习,我的这些“犀角杯”终于写成博客,展示给大家了。
(之前以【迟到的犀角杯1--13】为题已经发表了大半,自己不甚满意,此是二稿。)
本文展示的是:大清乾隆时期 犀角爵杯。
23大清乾隆 仿青铜器 龙头吐云柄 流有双环 犀角爵杯;
高140毫米,宽165毫米,底径76毫米。重924克。
黑褐色,爵杯体量较大,仿青铜器。杯柄雕了一个龙头吐云,如果用手去拿,不能抓“云”,只能抓“龙头”,因为接近一公斤,抓“云”是吃不消的,可能经不住。流部下边还有双环,
底座高大,底有行书款“大清乾隆”四字,字是阴刻双细勾线而成。雕刻的很满,细腻繁复,各种纹饰,我不能描述,需要网友读者仔细看看了。
爵杯体量较大,犀角不可能长那么粗,应该是应运了粘接技术。肯定是先做好“云”, 后粘在龙嘴里的。“龙头”也是先雕好,再粘在爵杯上的。流部下边的“双环”,以及“长牙板”,都是先做好再粘上去的。“底座”也是由若干预件再合成的。……估计其组成,有二十件以上……做的居然严丝合缝,看不出,也很难找出“接缝”。
鉴赏:
1根据其大小、颜色、犀角纤维细而绞丝,杯体“竹丝纹”的特征,确认为亚洲印度犀角。有浓烈的犀角腥味,我不适应,厌闻。
2根据其器形大小特点,雕刻手法多样,纹饰丰富多彩,细腻繁复,以及底款“大清乾隆”,确认为清朝乾隆时期之物。爵杯不是实用器,而是一件高价值艺术品。
笑公收藏的;“大清乾隆时期 犀角爵杯”。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