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素面三件套【迟到的犀角杯2】

标签:
收藏犀角杯明代犀角素面三件套爪哇犀苏门答腊犀 |
犀角素面三件套【迟到的犀角杯2】
一新世纪的零几年,我收藏的初期,虽然以古钱币为主,却也是“兼容并包”,碰上什么新鲜的感兴趣啥的都会买。那时,赤峰的古玩市场(地摊、古玩店)很兴隆,含金量(真古玩)也比较高。……有一次在地摊上碰见一堆东西,说是“犀角杯”,要价不菲!……我让摊主说说,怎么能够确认是“犀角的”,而不是“黄牛角的”? …摊主不能。…和摊主反复讲价,给自己反复鼓气(感觉是真的),最后下决心买了下来。…我的性格和习惯,一般都是成批的买,……若对了,功莫大焉!错了,亏莫大焉!……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我是零七年买的电脑,直到2012年才上的网,……十多年来,经过网上书上的不断学习,我终于搞清楚“犀角杯”了! ……我的“犀角杯”也该出世了!故名“迟到的犀角杯” !
二本文展示的是“明代犀角素面三件套”;
明代犀角素面三件套;整体高91毫米,整体重233克。
托盘;口径88毫米,底座径46毫米,重55·5克。
碗;高50毫米,碗口径91毫米,碗底径40毫米,重144克。
盖;口径69毫米,盖头径25毫米,重34·5克。
盖、碗、托盘,整体颜色,棕黄花,比上文“明代有柄素面犀角杯”颜色略浅,同样,偏中心有一些黑色斑纹块,内行话称“通花”,亚洲犀角的特征。
有“刺”,须小心,否则“扎手”,凡底(“横断面”)可见极小的“鱼子纹”(“粟纹”)及“粟眼”,亚洲犀角小,故“粟纹”“粟眼”极小。
1根据其大小、颜色、斑纹,“粟纹”、“粟眼”,确认为亚洲苏门答腊犀牛角或爪哇犀牛角所作。
2根据其造型、素面及三件套,其风格简约,刻工简洁,布局疏朗,确认为明代中后期之物。
3我谓之“三件套”者,俗“盖碗茶”也。不称茶具,其意酒具茶具皆可也。
据说,唐代发明了“盖碗茶”,明清时期极盛。中国人历来讲究饮茶,也讲究茶具。《茶经》载,茶具可分为碗、盏、壶、杯等四大类,共有二十五种,“盖碗茶”其一也。“盖碗茶”也称“三才碗”、“茶船子”。鲁迅曾在《喝茶》一文中说:“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可知“盖碗茶” 确有泡茶之妙。…… “犀角盖碗茶” 之妙,旷世未闻也!!!

三【犀牛角简介:】
……接上篇……
3广角及其特征;
清代,“五口通商”之后,从非洲进口的黑犀牛、白犀牛的角,一般到广州加工,故称“广角”。
A白犀牛和黑犀牛都属草原犀,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白犀和黑犀都有两只角,没有“天沟地岗”特征。纵剖面纵丝断裂,牵连成绞丝。镑片呈灰白色,质柔韧而不脆,沸水中浸泡,无清香气。
B白犀,体重达4—5吨;前角长100--150厘米,重达七八公斤,后角50厘米以上,重三四公斤。重量是亚洲犀角的十倍以上。前角干后为白色,很容易染色,市场流通的染色角,大多就是白犀前角,少数是黑犀前角。白犀后角中心黑色素密集,无法染色,经过蒸煮,颜色会变淡,黑犀后角为纯黑,无法染色,改造变形冒充印度犀角的,一般就是这两只角。
C黑犀,体重达3—4吨;前角长100--150厘米,后角50厘米以上。黑犀后角为纯黑,无法染色,只能做成棋子一类,不值钱。
黑犀角、白犀角,一般做雕刻的材料, 药效低“不堪药用” 不入药。……
4暹罗角及其特征;
暹罗角,在中国已有三千年的应用历史,暹罗角泛指亚洲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犀的角。明清时期,现在泰国等地属暹罗国,犀角作为贡品或贸易,从暹罗进入我国,故称“暹罗角”。
暹罗角,横截面(色彩丰富)有“通花”。横切面(角尖部分),肉眼可见“鱼仔纹”(“粟纹”)、“粟眼”。可纵向劈开,纵剖面有明显的纵粗丝,不断裂,无牵连绞丝,称“竹丝纹”。 镑片在沸水中微浸后,有清香气。
A印度犀,属草原犀,体型庞大,体长3.2~3.9米,重达4—5吨。独角,角小,角长30厘米以下,重量1000克以下。也被称为乌犀角、沙犀角或火犀角,是雕刻犀角杯的主要材料。市场上有许多假冒货(用非洲犀角假冒印度犀角的犀角杯)。老牛角有“天沟地岗”特征。印度犀牛,过去有广泛分布,现在只有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内有少量分布。
B爪哇犀:属森林犀,有三个亚种,体长2.5--3.5米,平均体重1500千克。仅雄兽有角,角较小,25厘米以下。过去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热带雨林,中国西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地都有,现在只有“爪哇”有零星分布。越南亚种“蘑菇头”已经绝种。其它两个亚种濒临灭绝。
C苏门答腊犀,属森林犀,也有三个亚种,雌雄鼻上皆有双角。体形最小,身长约2.3--3米。平均体重仅700千克。前角较大,通常为15--25厘米,后角较小,通常少于10厘米。前角又称“香犀角”, 药效最高,通关达窍有奇效。过去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热带雨林,我国西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现在只有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有零星分布。有三个亚种,都濒临灭绝。
D真的亚洲犀牛角,是名贵药材,能治一切血症,一切皮肤病,能解脏毒、血毒、尿毒、暑毒,治大热症,还有强心定惊的功效,是中医用作脑血栓、脑中风、癲痫等症的主药。最重要的作用其实还是防癌抗肿瘤。民间传说,还有辟邪、镇宅、护平安的作用。
5据说,亚洲丛林犀角(苏门答腊犀角、爪哇犀角)的药效,是印度犀角(草原犀角)的三倍,是非洲犀角(黑犀角、白犀角)的二十倍。
据说,非洲犀牛角的价格,每克在500---1000元之间,而亚洲犀牛角,则是非洲的8--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