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杂说【真假钱举例2】

标签:
收藏古钱币假钱仿品举例 |
分类: 钱范钱母 中国银元 |
古钱杂说【真假钱举例2】
现在古玩市场上,“大花钱”是属于“高大上”的,在“大花钱”“升级换代”之前,就有许多种类,我在《我的收藏历程(4)》中,归结为6类
1杂铜所铸,回收的废铜,青铜已经不多,只能用杂铜。
2仿造(臆造)品“超大超重”。原物是小平钱,本意也是要仿“小平钱”,因为原料工艺方面的原因,仿不出“小平钱”(
3原料工艺方面,不能仿小,只能仿大;
原料因素,杂铜熔融,流动性差,薄了,铜液流不过去,只能做厚,才能做成。
工艺方面,“钱范”并不是传统的“泥范”或“砂范”,达不到原来“小平钱”的水平。
4一批仿品,无论是哪个朝代,形制大小,基本上都是一样,文字虽然是仿原版,总是不大对,无论真篆,似是而非,我谓之“电脑版” 。
5为吸引眼球,背面多加上星月纹。
6“假锈”;一批仿品,一块做锈,埋人地下泼酸等等,…故锈色一致,锈色单调,粘接不牢,…没有熟旧感,火气太重!刺眼!
仿品,举例如下:
这一批仿品,据说,钱径都在25.5--29毫米,重7--8克左右。











真品仅举一种三品,我的《内蒙笑公的博客》。
“辽钱”栏,《“千秋萬嵗”考
1嵗从“上”,直径24毫米,重5·5克。小平光背,直读篆书,嵗从“上”。背宽缘。
2嵗从“止”直径23毫米,重4·7克。小平光背,直读篆书,嵗从“止”。
3嵗从“小”直径23·5毫米,重4·1克。小平光背,直读篆书,嵗从“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