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靖马草折银壹佰两(再说银锭【22】明世宗朱厚熜)

(2015-10-27 06:37:03)
标签:

收藏

银锭

明朝银锭

嘉靖马草折银

壹佰两

分类: 银锭牌印青铜器

       嘉靖马草折银壹佰两(再说银锭【22】明世宗朱厚熜)

明代的货币政策是银、钱、钞并用,是大额用银,小额用钱。已经形成银本位制度,“银一两当钱一千文,当钞一贯”。官商民皆大量用银,市场流通使用的铜钱,其价值很小,仅为总价值百分之几。

明代的银锭,有了显著的变化;长度较元代变短,厚度增加,束腰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为突出,翘起形成一个双翅。可称其为“矮翅型元宝”。

我收藏有银锭“嘉靖十三年马草折银”;

此银锭形制 是长方体,俗称“银条”。    

242毫米,宽70毫米,厚14毫米,重约2880克。

正面錾刻三行字;    

右; 直隶凤阳府 寿州 征收银 嘉靖十三年 南京马  1534年)    

中; 草折银 壹佰两  嘉靖十四年五月日 知州邓源林    

左; 司史 方一林 太户 袁仲 银匠 马先。         (共50字)

解读:

1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1403年朱棣夺得帝位,因其大本营在北京,不愿意留在南京,故经过一番修葺营建后,就又定都北京。从此明朝就有了两京,而且两京都设政府,有两套班子。此银锭上的铭文“凤阳府 寿州”就归南京管辖。铭文中的“马草折银”记录了明代的赋税,还有一项是“马的草料”,而且是“折”成“银子”来收取的。可见明代的农民负担还是不小的。

2;网上搜得类似银锭一例:

浙江省博物馆藏;“直隶凤阳府寿州征收□嘉靖十二年南京马  草折银五十两嘉靖十四年五月日知州邓源林  司吏方一林大户袁仲银匠□□”。据说,此银是我之前发现的惟一“马草折银”实物。

3;我收藏的“马草折银”距今已有480年的历史。又是“壹佰两”,其历史文化价值是比较珍贵的。估价188万元。

笑公藏明朝“嘉靖马草折银壹佰两”,图片475052

嘉靖马草折银壹佰两(再说银锭【22】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马草折银壹佰两(再说银锭【22】明世宗朱厚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