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捐” (小银锭〖8〗清朝晚期)

标签:
收藏文化十两银锭“展捐”杂谈 |
分类: 银锭牌印青铜器 |
中国封建社会到中后期,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国家财政货币都是以“白银”为“本位”。国库储藏,主要是“壹百两”和“五十两”的银锭。铜钱和纸币逐渐变成了“辅币”。民间所用“银两”,一般是小额的,“一两”“五两”“十两”等等。
我收藏的“展捐”是十两元宝,椭圆状。重295克。
银锭有三个“戳印”
说明:
①清朝,四川难见五十两大型银锭,多见椭圆状的十两小银锭,此椭圆银锭大概也是四川所铸造。
②清朝光绪年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从捐税中又派生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捐税名目,如“展捐”、“备捐”、“再捐”、“赈捐”、“续捐”、“筹捐”等,“展捐”就是其中之一。
③铭文“二年张宝和”,范围大概是清朝后期,“二年”可能是“光绪”“宣统”二者之一。“张宝和”是工匠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