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内蒙笑公
内蒙笑公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410
  • 关注人气:1,1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都元帅府”(古印【8】 元朝官印)

(2014-06-07 07:04:33)
标签:

银“都元帅府”

健康

分类: 银锭牌印青铜器

银“都元帅府”(古印【8 元朝官印)

我收藏一方元朝官印。

印银质,正方形,边长90毫米,38毫米。

印钮 为回首抬头张口狮,狮钮长75毫米,宽50毫米,高78毫米。总重3500余克。

印文是“八思巴文”篆书,四个字。释读为“都元帅府”。

从文字可知,是元代“都元帅府”的一枚“官印”。

 

元朝的行政是 “行省”制度①,在全国设立了 “十一个”【岭北、河南、陕西、四川、甘肃、湖广、江浙、江西、云南、辽阳、征东】和“腹里”,中央直辖“腹里”。“省”下地方政权为“路、府、州、县四等”。  

各“行省”的设置,最主要的有两个机构,一是“宣慰使司”,二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有的是“宣慰使兼管军元帅府”。其职责是“招讨、安抚、宣抚”等。

“都元帅府”当然主管军事。设“都元帅”13人,有的还设“副元帅”12人,及其他官员。

 元代“都元帅府”有十几个,“都元帅府”印,应该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其铸造时间,大概在元朝中后期。对军队的管理已经规范化,有一套严格可行的制度。

转让价:88万元

                   笑公藏银“都元帅府”

 银“都元帅府”(古印【8】 <wbr>元朝官印)
银“都元帅府”(古印【8】 <wbr>元朝官印)

银“都元帅府”(古印【8】 <wbr>元朝官印)
银“都元帅府”(古印【8】 <wbr>元朝官印)
银“都元帅府”(古印【8】 <wbr>元朝官印)

 

注:

①《元史91志第四十一  百官七》节录: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四川等处行中书省。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各省属官:
  检校所,检校一员,从七品;书吏二人。
  照磨所,照磨一员,正八品。
  架阁库,管勾一员,正八品。
  理问所,理问二员,正四品;副理问二员,从五品;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
  都镇抚司,都镇抚一员,副都镇抚一员。


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
宣慰使司,秩从二品。每司宣慰使三员,从二品;同知一员,从三品;副使一员,正四品;经历一员,从六品;都事一员,从七品;照磨兼架阁管勾一员,正九品。凡六道:山东东西道,益都路置。河东山西道,大同路置。淮东道,扬州置。浙东道,庆元路置。荆湖北道,中兴路置。湖南道。天临路置。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秩从二品,使三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兼架阁管勾一员。

宣慰使兼管军万户府,每府宣慰使三员,同知、副使各一员,经历一员,都事二员,照磨兼管勾一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