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元七年”(蒙古汗国 铸币八)

(2012-12-05 07:54:24)
标签:

笑公藏“至元七年”

左挑元不挑元

杂谈

分类: 元钱

   “至元七年”(蒙古汗国 铸币八)

    1264年,忽必烈战胜了阿里不哥,夺得了最高统治权。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忽必烈,决心废除“汗位拥戴制”,确立“帝位继承制”。于是把都城从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境内)迁到燕京(今北京),改年号为“至元”。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义,定国号为“大元”。忽必烈就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至元九年,在燕京旧城的东北建新城、造宫殿,改燕京为大都。

  1260年(中统元年),忽必烈就发行“中统钞”通行全国,为什么还要铸“至元七年”铜钱呢?显然不是为了流通,而是另有其它原因。这一年遇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忽必烈决定要改元、称帝,要建皇城,要大兴土木,要建金碧辉煌的楼堂馆所,……为了纪念和需要,所以铸了“至元七年”。我收藏有两种版别,可见当时铸地不止一处,铸量可观。大概不外乎,盛典、赏赐、供佛、或筑殿堂纪年等等。

  为什么不用“至元通宝”,而要用“至元七年”呢?因为当时“至元通宝”尚未开铸。据考证,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才铸造了少量“至元通宝”。

  我收藏有“至元七年”两种版。

1、左挑元,直径23·6毫米,重3·9克。左挑元。

2、不挑元,直径23·3毫米,重4·1克。元不挑。

“至元七年”(蒙古汗国 <wbr>铸币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