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蜀王氏铸钱多 ( 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2012-08-18 07:47:10)
标签:

永平5版

通正1品

天汉4版

光天2版

古钱币

分类: 唐五代十国古钱

        十国  前蜀  铸币( 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前蜀(891—925年),领有今四川及周边一带。建立者王建,出身贫寒,本市井无赖,唐末从军,891年占据成都,后梁朱温灭唐,建自称帝。国号蜀,都成都,史称前蜀。在位十二年,年七十二。王建时,前蜀的经济有所发展,较为富庶。918年,其子王衍继位,荒淫腐败,952年被后唐攻灭。

 十国中,前蜀是比较富庶的,所以铸钱也多,所建六年号,都铸有年号钱。铸工较粗糙。

王建年号钱有四种,907年,铸永平元寳。916年,通正元寳。917年,天汉元寳。918年,光天元寳。王衍年号钱有二种;919--924年,乾德元寳。925年,咸康元寳。

 我收藏的前蜀王建钱四种12版,王衍二种5版。

王建“永平元寳”5版;

1、点永,直径23毫米,重4·1克。隶书旋读,点永,元左挑。寳‘貝’内二横与框相连。文字不够清晰。

2、细缘二水永,直径22毫米,重3·6克。隶书旋读,二水永,元左挑,寳‘貝’内二横与框不相连。

3、短尾“平”,直径23毫米,重3·2克。隶书旋读,光背,“平” 短尾,元横短,左挑,寳内二横与框相连。寳足左撇右竖弯。

4、长横元,直径23毫米,重4·5克。隶书旋读,“永”末笔捺长,“平”长尾,元两横长,不挑。寳二横与框相连。

5、宝小足,直径22·5毫米,重3·65克。二水永,“平”长尾,元两横短。寳二横与框不相连。小足。

“通正元寳”1版;

6、背星月,直径22·5毫米,重3·5克。隶书旋读,背下星上月。

“天汉元寳”4版;

7、大样,直径25毫米,重5·2克。小平大样,或为折二。

8、小样背月,直径22·5毫米,重约4·2克。隶书旋读,元左挑。背上月纹。

9、小样孕星,直径23毫米,重3·3克。元似不挑,背上有孕星。

10、小样光背,直径22毫米,重3·3克。元左挑,光背.

“光天元寳”2版;

11、元不挑,直径22·5毫米,重3·3克。

12、元左挑,直径22·3毫米,重3·5克。元第二横两头向上弧。

王衍钱,“乾德元寳”大钱2版;

1、小样,直径33·5毫米,重12克。旋读光背。

2、大样,直径35·5毫米,重13克。旋读光背。两版文字差别很小。

“咸康元寳”3版;

3、大样美制,直径23·5毫米,重3·7克。隶书旋读,‘咸’点在横下。

4、小样背上月,直径23毫米,重3·3克。背上有月纹。

5、大样长康 狗尾,直径23毫米,重3·8克。元左挑,元末笔竖弯勾之‘勾’似狗尾上卷。

 

注:钱币彩照是我的收藏,黑白图是《大系3》所载。

马飞海总主编  陈源等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3·隋唐五代十国货币》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4月第一版(简称《大系3》)

 

 

前蜀王氏铸钱多 <wbr>( <wbr>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前蜀王氏铸钱多 <wbr>( <wbr>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前蜀王氏铸钱多 <wbr>( <wbr>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前蜀王氏铸钱多 <wbr>( <wbr>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前蜀王氏铸钱多 <wbr>( <wbr>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前蜀王氏铸钱多 <wbr>( <wbr>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