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王氏铸钱多 ( 唐五代十国货币之十五)

标签:
永平5版通正1品天汉4版光天2版古钱币 |
分类: 唐五代十国古钱 |
王建年号钱有四种,907年,铸永平元寳。916年,通正元寳。917年,天汉元寳。918年,光天元寳。王衍年号钱有二种;919--924年,乾德元寳。925年,咸康元寳。
王建“永平元寳”5版;
1、点永,直径23毫米,重4·1克。隶书旋读,点永,元左挑。寳‘貝’内二横与框相连。文字不够清晰。
2、细缘二水永,直径22毫米,重3·6克。隶书旋读,二水永,元左挑,寳‘貝’内二横与框不相连。
3、短尾“平”,直径23毫米,重3·2克。隶书旋读,光背,“平” 短尾,元横短,左挑,寳内二横与框相连。寳足左撇右竖弯。
4、长横元,直径23毫米,重4·5克。隶书旋读,“永”末笔捺长,“平”长尾,元两横长,不挑。寳二横与框相连。
5、宝小足,直径22·5毫米,重3·65克。二水永,“平”长尾,元两横短。寳二横与框不相连。小足。
“通正元寳”1版;
6、背星月,直径22·5毫米,重3·5克。隶书旋读,背下星上月。
“天汉元寳”4版;
7、大样,直径25毫米,重5·2克。小平大样,或为折二。
8、小样背月,直径22·5毫米,重约4·2克。隶书旋读,元左挑。背上月纹。
9、小样孕星,直径23毫米,重3·3克。元似不挑,背上有孕星。
10、小样光背,直径22毫米,重3·3克。元左挑,光背.
“光天元寳”2版;
11、元不挑,直径22·5毫米,重3·3克。
12、元左挑,直径22·3毫米,重3·5克。元第二横两头向上弧。
王衍钱,“乾德元寳”大钱2版;
1、小样,直径33·5毫米,重12克。旋读光背。
2、大样,直径35·5毫米,重13克。旋读光背。两版文字差别很小。
“咸康元寳”3版;
3、大样美制,直径23·5毫米,重3·7克。隶书旋读,‘咸’点在横下。
4、小样背上月,直径23毫米,重3·3克。背上有月纹。
5、大样长康 狗尾,直径23毫米,重3·8克。元左挑,元末笔竖弯勾之‘勾’似狗尾上卷。
注:钱币彩照是我的收藏,黑白图是《大系3》所载。
马飞海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