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开元通宝”大钱,该如何定位?( 唐五代十国货币之二)

标签:
开元大钱蓝太平大王蓝三仙皆会昌開元蓝田所铸造 |
分类: 唐五代十国古钱 |
对“开元通宝”大钱,该如何定位?( 唐五代十国货币之二)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钱,铸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书写,每十文为一两,从此,结束了八百年铢两钱的历史,开创了宝文钱的时代。它的形制、文字、重量、质量皆为后世铸钱的楷模。
偶见“开元通宝”大钱,数量不多,史籍不载,给其定位,就成了难题。历代古钱学家都未能解决。有“唐初铸,是开炉纪念币的”,“建中年间赵赞所建议要铸的白铜大钱”的,“晚唐铸的”。“元朝时后铸的”等等。所有的说法都拿不出证据,作不出合理的解释,只是停留在猜测的阶段。
我很幸运,收藏到一枚“开元通宝
背
蓝太平大王”大钱,与我收藏的“开元通宝”大钱,
无论形制大小,钱面文字都完全相同。我把“蓝太平大王”大钱,
掺入数枚“开元通宝”大钱之中,捏成一摞,
放在桌面,
仔细观察,竞不能分辨。这可是我给所有古钱币分类分版,区分是不是同版同种的秘笈!结论很明显了,原来“开元通宝”大钱和“蓝太平大王”大钱,是一母所生,“蓝太平大王”五个字,就明确告诉了我们,是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7)蓝田所铸造。新世纪之前的书谱,就有“蓝”字奇珍三品①②。“蓝三仙”、“
蓝三云”、“蓝太平大王”。
关于会昌開元,还有故事。公元840年,唐武宗(李炎)即位,改元会昌,鉴于“穷吾天下,佛也”,下令废佛。全国废寺4600余所,还俗26万多人,没收良田数千万顷。收缴铜佛钟磬,熔之就地铸钱,以缓解钱荒。一时间,晚唐出现了振兴之象,……可惜,好景不长,只有6年,武宗驾崩。宣宗上台,就又崇佛,走上老路了。
“蓝”字小平钱,我只有一“蓝三仙”,直径23·6毫米,重4·1克。仔细 与《中国古钱币库》图比对①,有些不同,不是同版。
我的“开元通宝”光背大钱,直径40·7毫米左右,重约19克。“蓝太平大王”大钱,直径41毫米左右,重约20克。
给“开元通宝”大钱定位,大课题也。我的见解,发之博文,以饷读者。
我的藏品,博友若有意,请联系我。
注:
①宋志强 王立新《中国古钱币库》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一版
②陈源 姚世铎 蒋其祥 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3隋唐五代十国货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