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距和行距的教学
(2020-11-15 06:24:37)
在学习土地面积单位时,一定会经历学习株距和行距的学习,这也是解决生活中的种植问题的关键,大家都知道株距乘行距等于每棵植株的占地面积,可以学生对于株距行距的概念,以及为什么株距乘行距等于每棵植株的占地面积,却常常理解不清,理解不清认识就会不清晰,不理解,他们就不能在应用这个关系在解决问题中有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总感觉那是一种强加给他们的东西,更是一种他们不想做但不得不做的事,这样的状态,又怎么能够更好地利用所学的东西解决问题呢?
这节课的开始,我就出示了一道有关一块长方形地的长与宽,以及一棵树的株距和行距,求一共植树的棵数的问题,有的孩子指出,先算出这块地的面积,然后再用株距乘行距等于一棵树的占地面积,再用总面积除以株距和行距的乘积即每棵树的占地面积,这样就让孩子们在头脑中先是形成了一个数量关系,那就是初步地感知株距与行距的相乘关系,并且他们的乘积就是每棵植株的占地面积,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必定会思考,他们急于揭开什么是株距行距,为什么株距乘行距等于每棵树的占地面积这个面纱!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株距和行距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座位来帮助理解,假如你就是一棵植株,那你看一看你与谁之间的距离就是株距,你与谁之间的距离就是行距呢?通过这种形象化更具体化的感受,孩子们很容易地就理解领会了株距就是每行之间两棵植株之间的距离,而行距就是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有了这样可知感的学习后,孩子们才不会对这两个概念陌生,只有熟悉,孩子们也才有可能去深入地理解和领会。
再接下来,我利用书中的图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株距乘行距等于每棵树的占地面积,首先明确,每株之间前后的距离就是株距,左右之间的距离就是行距,再接下来我采用了教参上的理解方式,以每棵树为中心,它两边的距离是多少?让学生弄清,以每棵树为中心,它两边分别为2米,即株距相当于一棵树所占的长方形的宽,以每棵树为中心,它两边分别为2.5米,即行距相当于一棵树所占的长方形的长,那么我们要求每棵树的占地面积,用它所占的长方形的长乘宽就相当于用株距乘行距了。充分利用图的直观性,让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演示来更具体地理解了为什么株距乘行距等于每棵树的占地面积,同时,我也让孩子们明确,也许这棵植株不是一棵树,也可能是一棵玉米等等,反正,不论是何种植物,都是株距乘行距等于每棵植株的占地面积。
通过两次的具象化的理解,一是学生的座位把每一个学生看作是一棵植株,一是利用图示来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每棵树占用的长方形与株距行距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对于株距和行距不再陌生更对于他们的关系有了可感性的触摸,我想,孩子们对于他们的关系已经牢牢地掌握,不用再需要死记硬背,他们就能够灵活地运用了。原来让孩子们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多么重要,在此你就能有所感受,孩子们的学习更多的是感性化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什么?那么常常他们的脑中反而会是空空如也,可如果你通过更具象化的学习让孩子们理解了领悟了懂得了,那么他们的理解和学习也就非常容易而轻松,他们不用再背什么,因为他们的学习已经深深地刻在了脑子中,让他们想挥也挥不掉了呢?
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就如同小菜一碟了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