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下第七十一福地——魏庵

(2017-08-04 08:58:40)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云台山村庄古姓氏

        http://s12/mw690/0039Sphizy7daxuiljt3b&690

        魏庵位于开发区中云(34°40'41.11"北,119°20'17.26"东),原名长春庵,后因魏氏居住而改名魏庵。东面是金苏村,西面是吴庵,北面是杨沟,南面为南云台山,海拔位置较高。

        据魏氏家谱中《里路家程》记载,魏氏原为“上江凤杨府(安徽省四州红香县大北门白水村)人氏(九里四甲),永乐年,红湖水涨漫,淹死无数,未死主逃之江苏海州沭阳县韩山镇柳树庄二宝迁居(二里二甲)。大明福海,九世祖二迁海州云台山东路镇长春庵七十一福地,后族众又名魏家庵(六里六甲)。”从中可见,魏氏明代就迁居了长春庵,清初“裁海”时随出,“复山”后魏氏复迁到此地居住,魏氏居此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http://s8/mw690/0039Sphizy7day00a9h27&690

        魏氏原家谱遗失,清光绪癸卯(1903)年,魏氏头人魏学登创建新谱。他根据前人的回忆,走访沭阳凰仪墩(一名黄泥墩)魏氏后,创立了魏庵《魏氏宗谱》,现存的家谱为魏学登所创,字辈为:“仁天知允秉尧开,学国方车尹凤来。奇玄文礼长兴富,住寿景珠得树荣。”。魏庵魏氏为“宝善堂”,魏庵的另一支居南云台丹霞,与魏庵魏氏关系较近的居花果山小村。

        魏庵原名长春庵,除了魏氏以外,清时还有李、唐等姓来此居住。李氏的字辈为:“九宗贯立,士梦其昌”,相传有“李店”的叫法,由于出现几世单传,所以李氏的人丁少于魏氏。李氏的另一支居朝阳马山。什么时候叫魏庵的呢,“族众又名魏家庵(六里六甲)”是什么时期呢?《云台山志》、《云台新志》中只提“长春庵”,都没有“魏庵”记载,到了民国二十二年(1933)《云台导游诗钞》里明确写清魏庵,有住户十余家,住森林中。从魏氏发展史看,到了“开、学、国”字辈时,家族兴旺起来,当时魏学登、魏国璋就是代表人物,能成功改名,也足见魏氏在当时影响力不一同般。

http://s12/mw690/0039Sphizy7day1TSoHeb&690     

        魏庵地方虽小,但地理地貌独特,自然风景优美。其西有个小山岗,名叫“马耳山”,南北长约500米,东西阔200百多米,最高点72米,在海拔50米的北峰有石形似马耳而得名,今误称“马尾山”。山体很小,但古有很多悬石,奇形怪状。在马耳石边上,还有两块巨石竖立相依,有称“母子崖”,也称“姊妹崖”,古时远在海中,就可以看到这高高的岩石,如同灯塔,还具有导航作用。

        沿马尾山向西南而上,就是大山,经头层崖、二层崖、十丈崖、团崖头,就可到达南云台北顶的最高峰海拔530米的“大炮台”。这条线也是个地理分水岭,岭西部悬崖绝壁,涧深林密,雨水流入鸡心涧,进马耳山西的彩云水库;东部山势稍缓,雨水流入直涧。明清时也是行政管理的分界线,岭西属云台西路镇,岭东为东路镇。从马耳峰到大炮台,直线距离2200多米,海拔从50米骤升至530米,山势险峻,巨石嶙岣,山路陡峭难行。每逢雨季暴雨后,山洪从直涧倾泻而下,白练悬空,响声如雷,冲出大山,汇入大海。山水长年冲刷,形成深沟,民国初年,出入魏庵还可以坐船,当年魏学登去沭阳坐的就是船;大塘湾有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太,魏庵人,当年出嫁时坐的也是船,现在魏庵东北山脚下有块地的名子叫“泥螺地”,那原是个潮间带,那会儿秋水满天时,坐船出行,经官桥入海,很是方便。

        直涧的西边山腰处,有“三百洞”,这是云台山现存自然洞中空间最大的一个,一名“大磊洞”。洞口隐蔽于乱石丛中,人迹罕至,非常难寻。洞中现存生活痕迹,相传为避兵、避乱藏身之所。山中还有“小磊洞”,还有相传的皇姑塔,位于三百洞西部下方。直涧东部山脊梁有一条登山小道,俗称“转香路”,十分陡峭,盘旋而上,是云台山险路之一,也是观景的绝好地方。长春庵位于直涧下游,明清史书都有记载,有题刻“天下第七十一福地、里人吴瑩重修立、长春庵、邱真人”,疑是清时所刻,非一时作品。

http://s10/mw690/0039Sphizy7dayvxvUBd9&690

                                                                                   长春庵题刻  2010年11月16日

http://s6/mw690/0039Sphizy7dayWzQe985&690                                                                                                      长春庵瓦当    2010年11月16日

http://s15/mw690/0039Sphizy7daywBCge1e&690
                                                                                     三百洞   2012年1月29日

        魏庵还是一个很讲风水的地方,民间有几个关于风水的传说。长春庵相传为邱真人修真之所,风水当然一流,前有直涧,四季清泉不断,四周万木参天,面对大海,背倚高山,的确是个分水宝地。魏庵下面有个凤凰盾,说是盾其实是个长长的土坝。杨沟村中的路是南北走向,似箭直冲魏庵,风水先生说,此路对魏庵不好,但又没有办法改变,建议在路头处设一建筑,于是魏庵建了一土坝为盾,挡住了射来的箭,取名凤凰盾,所以使得魏庵的风水得以保留。风水好了,就要出能人了,朝廷又怕了,想法来破魏庵的风水,经南访先生一算,得知魏庵发的是蟹财,山中产蟹,受蟹神所佑。于是对魏庵宣称说,山蟹太多,对魏庵不利,螃蟹横行,对后世不好。有人急求良策,于是南访先生谎称,南山山中有石如磨,将此称为“磨崖”,西北马耳山西有石臼,改名为“碓臼崖”,甚至将再西面的妖怪山上的石头也命名为“磨崖”。这样蟹来了,把它磨了,掉到碓臼里,就把它踹了,断了它的去处,便可无忧了。众人信以为真,遂命名之,百姓世世称之,于是此地平安无事,当然没有了能人,也就“安居乐业”了。最近建徐圩铁路,焦庄隧道从马耳山下穿过,居住山坡的居民因为风水变了,拆迁了很多,不知道对魏庵的风分到底有多大影响。

http://s10/mw690/0039Sphizy7daz9TnCN39&690
                                                                                                 磨崖   2012年1月29日

        有关这类话题,今天看来都是笑谈,但魏庵的确是个风水宝地,连部队也在这里选址。魏庵的山蟹资源原来确是很多,除了山蟹,魏庵的樱桃、核桃、山中的中药材也是很有名的。从旅游开发建设角度来看,充分利用魏庵的地理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打造连云港大的旅游产业,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关材料由微信好友“东城盛哥”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苍山梧桐  二〇一七年八月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