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仍须证明——深圳市田国生名师工作室举办《我们的建构》新书发布会

标签:
田国生名师工作室 |
分类: 工作室活动报道 |
撰稿:魏娴(深圳市田国生名师工作室坂田分部)
审订:耕者

海天出版社教育读物编辑中心蒋鸿雁主任应邀光临本次活动。来自田国生名师工作室大家庭的第一期、第二期成员、学员,深圳实验学校坂田分部成员、学员近40余人参加,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我们的建构》——这部承载着深圳市田国生名师工作室第一期创建成果的作品,来之不易,在错过了所谓的两个“窗口期”(见该书《后记》)后,终于出版发行了。这是一本关注新课改、专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专业书籍,全书共分为四大板块:名师有话、课堂观察、教学文论、心路思语。全书详细叙述了深圳市田国生名师工作室第一期成员、学员们三年来的理论思考、新课堂实践创新、教学研究成果、终期总结感悟。这是一份成长的荣誉象征,现在,她将走进你们,拥抱你们。这是一份教育历史的记录,未来,请你一定带上她伴飞伴行。
新书发布会由工作室第一期成员、沙塘布学校巫小明副校长主持。工作室主持人田国生名师首先带领我们,回顾了工作室第一期、第二期一路走来的近十年历程。2011年9月,田国生名师工作室有幸成为深圳市首批获得授牌的名师工作室之一;2012年2月,工作室正式挂牌,招收第一期成员6名、学员16名;2015年因考核优秀,继续招收第二期成员5名、学员15名。与此同时,2014年9月,工作室因影响力较大,被引进大鹏新区,至今已开展了为期六年的两期大鹏分部活动;2017年9月,进驻深圳实验学校坂田部成立工作室坂田分部,至今已满三年。
在近十年的时光里,工作室通过开展送课、巡课、观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对外交流、专项活动,借助《名师工作室通讯》、qq群、工作室博客、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为基层学校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了名师的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仅在2012-2014这三年里,工作室第一期就开展了各种活动47场次,取得区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63项,发表市级以上刊物文章15篇,参加或主持教研课题15项,编印《田国生名师工作室通讯》7期,出版专著《我们的建构》1本。工作室每举办一场活动,就会影响一批人,带动一个团体。《我们的建构》就是一场场活动后凝结的教育教学成果,讲述了工作室第一期团队在尝试、探究中的成长和所追寻的教学梦。它的诞生,离不开主持人日日夜夜的真情付出,也离不开成员、学员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上进。
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田主任激动地发表新书发布感言。《我们的建构》来得太不容易,背后有太多的故事。这是一本有品质、有份量的专著,由深圳市教科院原院长、现任深圳科学高中尚强校长作序。田主任特别感谢海天出版社教育读物编辑中心的蒋鸿雁主任,作为责任编辑之一,从头到尾细关注到书中的每一个细节,不厌其烦地反复修订,最终成就了这本书。还有参与本书编辑的六位编委们,以及工作室第一期的成员、学员们,没有她们,就没有这本智慧结晶。出书欣喜之余,田主任还表达了对工作室第二期的遗憾,因众多原因,凝结第二期教育教学成果的书籍没能出版。不过,田国生名师工作室始终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总是一起来,我们永远在一起!
伴随着工作室成长的,是一个个成员、学员的飞速发展,她们有的现已成为名师,有的已荣升校长,还有的保持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论她们在哪里,只要回到工作室,都充满了感恩与难忘。回想起工作室的点点滴滴,成员、学员们感动不已,难忘曾经在一起奋斗的每一个日夜,不舍即将不得不面对的分离,她们迫不及待地分享成长故事、发表工作感言。

工作室第一期成员、现任深圳实验光明学校教务主任的叶伟生老师,可谓工作室的元老级成员,陪伴工作室一起走过了六年,最大的感悟是从田主任身上学习到了一种做事认真的态度,也特别感谢工作室平台提供跨区域的分享与交流机会,让个人在专业上不断追求突破。第一期成员谢淑红老师对田主任充满了感恩,深受田主任“踏雪留痕”工作习惯的影响,现在每天仍然坚持记录工作日志,并祝愿每一位工作室人在此平台上继续彼此吸收、赋能。第一期成员王敏老师回顾一起走过的那三年,每一次参加活动都很激动、充满热情,在田主任“耕者精神”的鞭策下,没有理由让自己停下来,只有不断进步学习。第一期成员、现任学府小学教务主任的赖学清老师,表达了对田主任的感谢与感动,很幸运“认识这样一群人”,总能在无形之中受到一种努力和鞭策,让自己对数学教育的理解高度有所提升、行为有所改变。

工作室第二期成员、现任明德实验学校碧海校区教务主任的杜富香老师,难忘于工作室每一场活动满满的仪式感,这也影响着自己如今组织每一次活动,都会认真准备、及时记录、跟踪反馈。第二期成员、现任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数学学科主任的邰士剑老师,虽然作为初中老师加入工作室,但一干就是六年,特别感谢工作室为自己研究小初衔接与过渡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第二期成员、现任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学科主任的丁伟老师,着重表达了一种感激之情,在启蒙老师田主任的熏陶下,学会了做事认真的态度和主题式、任务式的研究方法。第二期成员、现任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小学数学学科主任的周惠斌老师,深受田主任追求完美的行事风格的影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卓越。还有坂田分部的谢岳兵老师,回想起2017年工作室进驻坂田部时的激动与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深受田主任注重细节的影响,自己也有意识地积累纪录教学感想。还有第一期的学员李莉、吴露霞、邹圆圆等老师,都表达了对工作室一份珍贵的情谊、一份真诚的感恩,也希望工作室大家庭能继续保持联系、相互学习,一路欢声笑语地走下去。
随后,海天出版社教育读物编辑中心蒋鸿雁主任作指导讲话。蒋主任曾在2018年参加了工作室《让改变成为常态》的新书发布会,现如今第二次参加工作室活动,一如既往地赞叹“田主任的工作室是最好的”,并表示非常感谢。回顾编辑书籍的漫长过程,几易其稿,敬佩田主任“较真”的学术精神,哪怕一张小小的图书封面,也必须经过几次精心设计与商讨,使其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故事与精神,才得以问世。蒋主任同时勉励工作室的年轻人们,发挥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认真做事的态度,尝试编写一套讲故事的小学数学学习丛书,祝愿工作室团队的明天会更好!
最后,举办期待已久的新书发布会签名发书仪式,并合影留念。大家排着长长的队伍,期待得到主编田主任的亲笔签名。田主任耐心地在每一本书上签名留言,为每一个工作室的人书写美好寄语。多么希望时间定格在这一刻,工作室永不说再见!无论未来怎样,大家飞得多远,都不要忘了最初的起点——深圳市田国生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