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毫端之下的包容之美--浅析徐增荣的书画艺术

(2015-07-28 00:37:19)
标签:

文化

毫端之下的包容之美--浅析徐增荣的书画艺术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1a694423d6f2648.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a8df19745b17f06.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9fe765ccb27dbeb.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8e0ccc1a4ae65b2.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f086ea046556693.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5c6ce87d27ab282.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f6128f7554e1f44.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f7edee421973cc4.jpg


       
书画家徐增荣个人解介
徐增荣  男  浙江省湖州市   生于一九六六年,八七年毕业于天津茂林书法学院,師从著名书法家陈云君,从艺三十余年,善书
真草,隶,楷以欧体見長,善画兰竹,创南太湖书画社社長。进年作品已渐入佳境,倍受国内外藏家瞩目。

毫端之下的包容之美

美术評论家冯建中                                                                                                              浅析徐增荣的书画艺术

汉字是华夏文化的最小单元,自我们祖先创造汉字以來,古老的汉字经历沿革千年的演变发展,和无穷的祖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辉煌灿烂和流光溢彩,一部中国书法史,是一部汉字演化发展史。
徐增荣1966年生于湖州,自古以來湖州以碧水红莲,奇石异卉闻名江南,文化积淀深厚,历代名人辈出,是赵孟顺吴昌‘硕的故地,在增荣少时,随处可见名家大师的碑林石刻,在沃土中日渐长大的增荣深受先哲的召感,少时就立志长大了要成为一名书画家。也就是凭着这份召感,三十余年來,从不停顿的在追寻一个少时的梦想。
到今天,这个梦是近了,但又变得遥远了,近的是几十年的努力,章草棣楷写的高妙,梅,兰,竹,菊画得颇具文人味,远的是在当今,在现代語境中,书法正面临着四个维度的边缘化,书法在国家大文化体糸中,从公示,公文行政通信中,从教育体糸中,从精英修养中的一一退出,书法正面临着夕阳红,小孩乐,它与历史文化的传承距离在不断地拉长,用增荣的话來说"中国书法是流淌着千年华夏文明割不断的血脉"。增荣是位心怀经典,虔诚传统的人,但并不固守一偶,社会普遍认为书法艺术凡能触及我们身体的,视觉的,感觉的,就是好,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书法艺术与音乐一样,它是触及心灵与灵魂的艺术。
从增荣的作品中,可让人看到他追求的不是 强烈的艺术效果,一直以來增荣虽时而感到追逐天路的茫然,但一种对知识渴求强烈地牵扯着他的心,一种要超越书法技法上的"道"体光辉吸引着他。
无论是读书,写字,作画,他的作品基于双重境地,既是作品的作者,又是作品的观众,他写得一手高妙的行草,楷,隶,梅,兰,竹,菊。又四方寻师觅友,增荣早期師二王,以<圣教>为基,旁尺<兰序>,欧阳八诀,上追秦汉,下逮元明清的同时广交收藏名家,凝视真迹,观高人现埸书写,这是悟筆法,领悟书道最直接的方法。因此在增荣的书法作品中,及写意的梅兰竹菊,沉潜了经典,而多了文化上的厚重。增荣的行草及楷书有晋唐遗风,汲取欧阳三十六法风格,笔势连绵,运笔骤雨旋风,字体写得飞动圆转,笔致出神,笔力险劲,骨气劲峭。
筆画穿插结体,安排妥贴。欣赏增荣的楷书,给人一种平和简静,萧散自然的气息,作品"意"与"法"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二个主体,作品面貌是一种形学,又是一种心画,它以筋骨立形,以神情润色,形质得之于法而有据。
楷书中的小楷在明代是一个高峰,尤以吴门画派出现了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小楷大家,增荣的行楷,小楷承吴门风格。书写法度严谨,落筆道劲,雄健,在平正之风中表现出字体端庄,凝重,在厚实的书风中又取法于颜鲁公,随
意而为的仪态,增荣的小楷以行书筆法入楷,点画用筆随心随意,顺水推舟,将自然巧意发之毫湍,作品无不以性情为本,或骋纵横之态,或散郁结之怀,点画之中皆有意象,自然神明煥发,古之书象无不以性情为本,增荣善書善画,而我更欣赏他的小楷,他的小楷写的意态超越,让我萧斋静对,品味无穷。如同他画梅兰竹菊,尤以画竹秉承湖州竹派,精研文同,石涛,板桥画竹之道,增荣筆下的竹有着弹性之美,竹叶仿让人听到沙沙蚕食之声,作品独能于矩绳约度之中,而又具豪纵奔逸意气。
增荣的小楷作品,字々精爽,细腻而不纤弱,秀美之中却无散漫,那扇面,那長卷,那斗方,渗透出作者对古老汉字的敬畏和挚爰,从徐增荣的楷书作品中,能让我们读出古老的东方哲学美味。他的小楷内力伸長,而又浑然无迹,挺拨俊秀却不失飘逸。
增荣为人诚朴,广交朋友,为人坦诚,他敬畏传统,尊重自然,学风朴素,三十余年來,带着少时的梦想,揣着父辈的家传,临池不辍,坚如磐石,他是这样的走过來,明天他还是坚持这样走下去,在艺术这条道上放飞梦想。


撰文:
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赵孟頫研究会理事
吴昌硕研究会研究员理事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8f56da935e94a89.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619c3f82a973687.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644a6c1a3b8b412.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3aaadfccfb7c79b.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20aa0b5e20dedc6.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15dc180f8aa2980.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8f34121f5b90d25.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7df55abb8f86e1e.jpg



http://wciaa.cn/attachment/thumb/Fid_16/16_1548_8052211e812d801.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