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译专业博士生导师

(2012-07-25 09:00:12)
标签:

教育

1/穆雷   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哲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广东省重点文科基地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编委,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比翻译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成果:《中国翻译教学研究》、《通天塔的建设者――当代中国中青年翻译家研究》、《翻译研究中的性别视角》等;翻译《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等;参编《中国翻译词典》等;编著《中国翻译研究(1949-2009)》、《翻译学概论》等。在国内核心期刊与国外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得各种奖励。

 

2/仲伟合   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翻译学博士生导师。英国Warwick大学荣誉研究员。曾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英国Westminster (西敏斯特)、英国Warwick(华威)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攻读学士、硕士学位。获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硕士、口笔译学硕士、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博士学位。广东省第四批高层次管理人才出国进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成员”。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院长、高级翻译学院院长等职务。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人事部)、全国外语翻译等级证书考试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曾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 2001 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奖章、 2003 年广东省杰出留学回国青年创业之星、2005 年获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 年获第七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2006年被评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届教学名师。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仲伟合是较早在华南地区开设同声传译课的教师。为省内外大型国际会议担任首席同声传译员三百余次。曾为多位国家及省市领导人担任口译工作,如英国副首相 John Prescott 及美国前总统 Bill Clinton 访华期间翻译。被誉为“九段翻译”、“广东同传第一人”。培养了广东的第一支同声传译队伍。首倡在中国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多年从事口笔译的教学理论研究。在《中国翻译》、 Translation Journal 等学术期刊发表口译教学改革与研究系列论文及翻译学研究论文 40 余篇,出版教材、论(译)著、词典等多部。承担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项目《英语口译教程》、《英汉基础口译教程》、《英汉同声传译教程》的编写工作。目前主持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科研项目。

王东风,(1958—),男,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研究、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译协理事, 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翻译》编委,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外事翻译学会副会长等职。

教育及工作简历

  王东风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

  毕业后于安庆师院外语系任教,1987年任讲师。

  1992年调华南理工大学外语系任教,1993年任副教授。

  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被南京大学特聘为教授(1999年)。

  2008-2009年,以中美富布莱特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从事学术研究。

  2012年1月至5月应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邀请为该院之翻译研究院的研究生讲授英汉翻译课程(文学翻译、经济文献翻译、法律翻译)。该院系国际最著名的翻译学院之一。在此之前,尚无中国大陆学者在该院系统开设课程的先例。

  王东风曾先后担任广州《英文早报》副总编,华南师范大学B岗特聘教授,曾任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和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此外还担任广州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客座教授,文科基地兼职研究员,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字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外事翻译学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和《外语研究》编委。据《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王东风因译文质量问题造成命案被起诉。此事轰动一时。

  学术成就

  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连贯与翻译》),出版教材一部(《语言学与翻译》)、出版论文集一部(《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翻译出版长篇小说9部(代表作为《牙买加客栈》、《爱情故事》、《极地特快》、《最后的纳粹》、《第八号染色体》、《弃尸》等等)。论文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两度荣获宋淇翻译研究奖。主持完成广州亚运会申报材料的翻译工作。

3/黄国文   1956年出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起任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1996年起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曾任(2000-2004)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现任(2010- )中山大学翻译学院院长,兼任中山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外语》杂志(CSSCI来源期刊)主编。1986年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广州外语学院),1992年获“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英国爱丁堡大学),1996年获“功能语言学”博士学位(英国威尔士大学),1992至1994年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做“社会语言学”博士后研究(被聘为Research Associate),2004-2005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访学一年。

1979年起开始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编撰出版了专著8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编辑论文集10部。先后主持8项国家社科、省部级科研项目。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2005年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

专著《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1992年被中国版协教育图书研究会评为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专著《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6)语言学三等奖;专著《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探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荣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首届优秀学术著作奖一等奖”(2009)。

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外语》杂志主编,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会长,第二、三、四届(2000--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担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中山大学学报(社哲版)》、《外语研究》、《外语学刊》、《中国英语教学》、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英国Equinox出版)、《外语与外语教学》、Linguis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杂志(英国Equinox出版)、《英语研究》、《中国外语教育》、《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商务外语研究》、《外语论坛》、《外语艺术教育研究》、《中国外语》等17家学术杂志的编委或顾问;“当代语言学”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编、“外教社翻译研究”丛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主任委员。先后被北京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湘潭大学等12所学校聘为兼职(客座)教授。

研究兴趣包括:功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篇分析、翻译研究。已经培养(毕业)了28名“功能语言学”方向的博士和数十名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怎样自学翻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