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番禺莲花山——狮子洋边上的古采石场

(2015-04-29 22:30:46)
标签:

旅游

番禺莲花山

莲花山

伶仃洋

莲花

分类: 行走足迹
(更多游玩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号“周游广州”)


乘着空闲,今晨早早就出门了,因为今天的目的地稍微有点远——番禺的莲花山。坐了近两个钟的车后终于到了那边,进入大门,两旁壮观的“莲花飞瀑”和“溅玉浮香”就进入了眼帘,也算是舟车劳累后的第一道养眼风景。

沿着大道继续前行,十来分钟后在岔路口一尊“莲花仙子”雕像屹立其中,非常显眼。旁边是个湖,湖中有座“莲芳亭”。因为这里是鹭鸟正如保护区,还能见到湖边的林间有栖息的白鹭,湖面上游荡者十几只白鹅悠闲地啄食着游人给予的食物。

看看路标,于是决定往左边的古采石场而去,早听闻莲花山在古时候就是一个石矿场,经几百年的采矿,形成了莲花山上或悬崖峭壁,或奇岩异洞,或嵯峨幽邃,或雄伟挺拔,独特景观的岭南一秀。

在路上会经过鹭鸟自然保护区,不过没有开放,还好旁边的“百花园”非常地赏心悦目,一簇簇各色的花正开得旺盛,园内还载有很多薰衣草,不过现在不是花季,没能见到一整片的紫色世界。

穿过了百花园,莲花塔的高耸塔身就出现了。莲花塔是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高50米,外观9层,内分11层,红色的墙,绿色的琉璃瓦,八角攒尖顶。由于塔内较暗,而且上去的旋梯非常狭小(只能容一人),所以上去时还是非常小心翼翼的。不过在塔顶能见到莲花山的全景与和宽广的海面,难怪莲花塔以前成为了过往船只的导航塔。
莲花塔旁边是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的莲花城,有“广东长城”之称,原为清政府在珠江口设防的重要军事要地。莲花城鸦片战争时,林则徐率兵在城内驻防,设立了防止英军入侵番禺莲花山的第二道防线。现在的城内兴建了一座仿清兵营,人们在这里可以体会清代兵营的况味,追忆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历往事。
从城墙环绕了一圈下来后,就到了莲花山的中心——望海观音。屹立在中心广场的观音宝象庄严慈惠,面向东南举目瞻仰浩瀚的狮子洋,“望海观音”也因此得名。据说,观音像高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箔金观音铜立像。


观音像旁边的是古色古香的观音阁,里面供奉着上千尊或木雕、或玉雕、或铜铸、或彩瓷的观音圣像,做工非常精美,特别是大殿中的“千手千眼观音”更是端庄慈祥。上到三楼,一尊汉白玉观音佛像进入视线,据说这是观音阁的镇馆之宝。站在观音阁楼上的外廊,凭栏眺望,一边欣赏四周风光,一边享受秋风送爽,阁内的佛乐随着风飘入耳内,心内的烦嚣尽散而消。




与观音阁量相对应的是一座高三层的“朝圣亭”,上面也可以看到狮子洋的壮阔。亭子下边是个放生池,池中有一只大石龟,龟头上还有个供游人投掷硬币的铜钵。池内有很多乌龟和鲤鱼,我还将手上的米饼分了点与它们共享。放生池的两面草坪上分别有用花卉修成的巨型“佛”字和“南无阿弥陀佛”字样。
在中心广场顺着长长的天龙八部梯走下来,忽见在断崖边矗立着一块巨石,像一头威武的雄狮,傲然屹立于山崖,双目圆瞪,似在远眺狮子洋万里碧波,微微张开嘴又似在吼叫。因为狮子石形象逼真,所以以前的过往船只都将其视为神物,每每经过都要顶礼膜拜,其虔诚度不亚于对妈祖的祈拜。狮子岩旁边的是观音洞,洞很浅,但在此膜拜的香客还是不少。
狮子岩旁地一条楼梯可以通向飞鹰隧道,花了1元地门票进去转了下,感觉没什么,就一条隧道,两分钟就转完了,感觉有点不值。除了隧道就是飞鹰崖,不过我没有从这里前往,而是原路返回刚才的石梯继续往上,在上面的的亭子可以看到飞鹰崖险峻的崖面和部分高耸的岩石。为了能领略飞鹰崖的奇妙,我从山上绕到崖底,这里一支支直指云天的石柱、石笋,巍然而出的石屏风历历在目。仰望刚才在山顶的亭子,那有如千仞之高的峭壁不觉让人目眩起来。

从飞鹰崖相反的路走去是八仙岩,在这里小为惊吓了一回。因为对其中一个洞口比较好奇,于是偷偷踩着石块走了过去(本来那边是不通路的),没想到拍了几张照后在潮湿的洞内忽然听到一些响动,循声望去竟然见到一盘黑色的物体,如果没眼花的话那应该是蛇,当时还见到蛇头明显晃了几晃,我古作镇定地轻脚往外走去,生怕它真的追赶过来。
经过碧莲池、剑门岩,心里的惊吓才平静下来。再穿过百福长廊,从可有百福图的岩壁旁的一个洞口钻过就到了古采石场的集中地带——燕崖洞天。这里阡陌小道相互交错,峭壁嵯峨,巨石横空,很多都是成直角的岩面巨崖,半出人工,半如天成,雄伟壮观,气势巍然。从崖下向上仰望,只见四面崖壁连环对峙,奇峰突屹,广阔的天空被缩成一方天井,嵯峨巨石摇摇欲坠,令人惊心动魂,神摇目眩。登上燕子岩的燕乐亭往下看,一种强烈的居高临下之感顿时涌上脑头,整个古采石场的美景尽收眼底,巍巍绝壁,碧碧清湖,近处曲径上的行人已是小点,远处狮子洋却美不胜收。所有鬼斧神工的奇景正如壁上的题词:“开物天工劈巨岩,嵯峨削立倚天南。呢喃燕子安居处,有客长呤意兴酣。”

游玩燕崖洞天已是夕阳西下,为了赶时间只能抓紧时间浏览剩下的景点。从“南天门”穿过,一座巨大的、宛若莲花的“莲花岩”让人惊叹不已,这或许就是莲花山的得名由来吧。旁边的是“莲花胜景”,虽然不是莲花的旺季,但几朵绽放的莲花,或粉或红或黄,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因为已显暮色,其他地方已不能再加逗留,只能向最近的东门而去。路上经过了顺景岩、无底洞、莲花洞、观音殿、观音古庙。最后回望了眼“莲花山旅游景区”几个字踏出门去。(若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