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是家长们关心的话题,而饮食又是各大生活要素之首。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不良习惯都是被忽略掉了的。成年人习惯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甚至有些家长对孩子吃零食不加控制,下面的资料就很能说明问题:
(新闻:2月27日上午,国内首家专注儿童环保教育的非营利机构“iearth―爱地球环保机构”发布《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儿童在健康饮食方面缺乏正确引导,部分儿童长期大量摄入含食品添加剂食品。有34%的儿童表示曾因食用零食而产生过身体不适,更有5%的儿童表示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1/10的儿童每天食用含添加剂零食3次以上,6%的儿童每天饮用饮料3瓶以上(不包括矿泉水和自制茶水)。此外,6%的儿童每天食用方便面,9%的儿童每天食用薯片,每天食用蜜饯和奶茶的儿童比例为10%,11%的儿童每天食用果冻和火腿肠,每天食用口香糖和饼干的儿童比例为15%,在夏天,每天食用冰激凌的儿童更是高达26%。
而根据iearth的调查报告,以一个体重30公斤的儿童为例,每天吃超过45克的膨化食品,二丁基羟基甲苯的摄入量就有可能超标;150克的蜜饯可能会导致糖精钠摄入超标;而同样重量的冰激凌则有可能让苯甲酸钠的摄入超标。
来源:人民网)
家长朋友们,当你们看到这份触目惊心的资料时还能淡定么?下面就由笔者为大家解析,孩子在三个成长阶段中对零食依赖的形成、危害及解决办法。
幼儿期
幼儿在满周岁后就逐渐有了对事物的控制欲,即大人吃什么,TA就要什么,若得不到就哭闹。这个阶段的宝宝,缺乏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对事物认知和理解的能力也很有限,所以说教是无用的。很多新妈妈抱怨自己的宝宝天生“太任性、不听话”,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媒体上的广告铺天盖地,其实有些零食是因为畅销而让大家忽略了其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人们对“美味”欲罢不能。所以在大人吃零食时,最好避免被宝宝看到,若是不小心被TA盯上了而哭闹,一定不要心软,想办法用其他事物吸引TA的注意力。大人吃一块果冻或火腿或许并没什么,但对宝宝来说就可能有害了,而且这种对身体的损伤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很容易因短时间看不出来而被忽略掉,长此以往必将形成大患。
在宝宝意识渐渐成熟的时期,不给TA留下对零食的任何印象,就会从根本上杜绝TA对零食的依赖,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为今后宝宝的成长省去了不少心思。
学龄前
孩子上幼儿园期间,是生长发育相对较快的一个阶段。有的孩子很活泼,食量也很大,幼儿园每天的两次加餐也不能满足其身体需要,所以很多家长选择买些零食给TA充饥。家长们习惯于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任凭孩子的喜好选购零食,给予孩子充分的饮食自主权,这是极为不科学的。尤其是当家长们把零食塞进孩子书包将其送到幼儿园后,孩子就会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甚至会影响主食的摄入。长期如此,孩子会挑剔厌弃主食而专喜零食。大部分零食没有合理的营养搭配,而且过多的防腐剂和添加剂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有的家长抱怨,为何自己的孩子胖而不长身高?为何孩子经常锻炼却还是体弱多病?为何每个春秋季节都能得流感?多半是零食惹的祸。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多是由祖辈长者照看的,而多数老人娇宠孩子、不太重视健康养生理念,任由孩子自主饮食,认为只要TA填饱肚子就完成任务了。甚至很多老人还以零食为奖赏的诱饵,来激发孩子上进或承认错误,这些都是常见的生活细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在这个阶段,家长要多费心了,尽可能帮孩子做些自家手工的零食如烘烤花生米、烙饼、晒制的果脯等。同时要告诉孩子,贪恋零食而影响主食的结果,就是不能再吃零食了。若TA已养成了吃零食的坏习惯,则可以按照逐日减少零食供给的办法来控制,慢慢地帮TA摆脱对零食的依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耐心做好主食,只要TA喜欢吃家中的饭菜,对改掉恶习大有裨益。
青春期
当孩子上中学时,TA在家长们心中已经慢慢长大,开始逐渐赋予TA照顾自己的使命。在这个时期,家长们需要多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饮食了,因为TA不仅很会吃,而且会藏心眼了。很多中午在校吃饭的学生,家长都会给予一些伙食费,可事实上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吃学校食堂,因为外面的小吃和零食更美味,而且学生喜欢新鲜、喜欢跟风,一旦周边有个什么“好吃的”,就会竞相扎堆去追捧抢购。若TA向家里要的中饭钱一次比一次多,就要十分警惕了,因为小吃多半是贵而吃不饱的。
长期以零食代替主食的学生,有的因营养不良而精神不振、易犯困;有的因吃得太辣太咸而上火,更易烦躁、缺乏学习耐心;有的则因体弱多病而影响学业。当你的孩子很努力却总得不到满意的成绩时,家长是应该从饮食上找找原因了。
在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的可能是从小就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很难戒掉;有的可能是因长期住校而远离家人的悉心照料,不得不以零食为伴。TA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是自控力差些罢了。作为家长要耐心地教导与鞭策,切忌心浮气躁的打骂,否则会激起TA的逆反心理,欲速则不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何超市的面点区员工不买自己蒸的包子?为何街头小吃店的老板从不吃自己做的“美味”?为何很多开小商店的家长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吃辣面筋、方便面和火腿肠?当想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提高对孩子零食问题的重视,因为TA的健康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对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