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鹂鸟》教学设计
(2012-09-12 08:49:19)
标签:
教育 |
分类: 音乐教学 |
使用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1册第二课
教学年级:小学六年级
教学内容:二声部合唱曲《小黄鹂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二)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恰当的反应。
(三)认识五声音阶,简单分析五声调式。
过程与方法:
(一)运用感受与体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二)通过二声部演唱,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进行互评和自评,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评价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二)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激发学生继续体验蒙古族音乐的热情,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蒙古族民歌。
教学重点: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小
黄鹂鸟》。
教学难点:《小黄鹂鸟》合唱部分两个声部间力度上的均衡及层次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歌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草原我的家》的优美歌声进入教室,坐下后观看蒙古族风光图片。
2、用蒙古族语相互问好:师——pansenbeinu(你好吗?)
生——senbeinu(你好)
二、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首歌曲叫做《美丽草原我的家》,你知道这么优美的大草原,是谁的家吗?对,这就是蒙古人民的家!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地图展示)。他们的家美吗?你能用一两句简短的话,赞美一下美丽的蒙古草原吗?
教师: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歌词)。如果这美丽的大草原是你的家乡,你的心情会怎样呢?你听,蒙古族的小朋友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起了一首蒙古族民歌《小黄鹂鸟》。
三、新课教学
(一)感受情绪,理解歌词
1、完整聆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轻快、活泼地情绪。
教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进一步激发学生理解蒙古小朋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师:歌曲分为四个乐句。
⑴小黄鹂鸟儿啊,你可知道啊?(亲切的)
⑵辽阔的草原美如画。(赞美地)
⑶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赞美地)
⑷这就是我的故乡可爱的家。(自豪地)
(二)齐唱部分学习
1、听辨旋律游戏。
游戏规则:老师将歌曲齐唱部分以两小节为单位,制作成旋律卡片,并标上序号,不按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听老师唱曲谱,按歌曲的旋律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我唱你听,请你将旋律卡片按我唱的顺序记录下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为了准确,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谁有答案啦?
(正确答案:③④①⑧②⑥⑦⑤⑨)
2、组成歌曲,视唱旋律。
教师:现在老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按照你们刚刚听辨的顺序来排列卡片。首先是③号卡片,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来唱一唱。接着是④号卡片……
(依次视唱旋律卡片,直到组成完整的歌曲并及时纠正视唱时出现的错误)
3、跟钢琴完整演唱曲谱,注意音准和声音的连贯。
4、填词演唱,处理歌曲。
教师:哪一句的音最高?(辽阔的草原我的家)我们应该用气息支持住声音,内口腔打开来演唱(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再试着微笑着用赞美的情绪唱一唱?哪一句应该唱得轻巧点呢?(肥壮的牛羊,奔驰的骏马铺洒蓝天下)哪一句是无比自豪的呢?(这就是我的故乡可爱的家)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5、再听范唱,并小声跟唱齐唱部分。
教师:请同学们再听一次范唱,歌曲除了采用齐唱的方式以外,还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呢?(合唱)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二声部合唱部分的学习。
(三)合唱部分学习
1、观察二声部曲谱,对比齐唱曲谱,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合唱部分的曲谱,哪个声部的旋律与齐唱部分完全相同呢?哪个声部部分相同呢?(高声部旋律与齐唱部分完全相同,低声部二、三乐句略有不同)你能找出不同的乐句吗?(投影出示)
2、视唱低声部旋律。
教师:请男同学跟着老师的钢琴来视唱一下吧。
3、填词演唱。
4、完整填词演唱低声部,对开始部分的休止符加以提示。
(四)合唱部分练唱
1、分声部。
教师:我们先按照书的要求,请女同学演唱高声部,男同学演唱低声部。
2、老师示范演唱低声部。
教师:这一遍,请女同学演唱高声部,老师演唱低声部,请低声部同学倾听两个声部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的?(轮唱形式)
3、老师带领低声部演唱。
教师:这次请低声部同学跟着老师一起来试一试吧。(试情况带唱2至3遍)
4、看老师指挥合唱。
教师:下面就请两个声部的同学,看着老师的指挥提示,一起来演唱吧!
5、处理合唱部分的演唱。
教师:歌曲的整体情绪是轻快、活泼、赞颂地,在演唱轮唱部分时,要注意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而且速度要稳定。我们再来试一试。
6、教师指挥完整演唱并进行录音。
教师:这次演唱老师会进行录音,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啊!
7、听录音,进行互评和自评。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唱得怎么样?高声部来评价一下低声部的演唱,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进呢?低声部的同学也来评一评。也可以评价自己声部的演唱如何?
8、激发表演欲望,完整演唱。
教师:好,让我们吸取之前的经验,信心百倍的,最后来演唱一次,争取比上一遍有进步,好吗?
四、拓展教学
1、提出问题,引出五声调式知识。
教师: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好,下面请你将歌曲中所使用的音由低到高地排列起来,看歌曲的旋律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正确答案:1 2 3 5 6 1 2 3)如果去掉重复的音,这两首歌曲就只用了1 2 3 5 6 五个音,这就是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啦。我们上学期还学习过一种中国传统的乐器,它的弦也是按五声音阶来排列的,谁记得是什么乐器?(筝),我们中国的民歌,大多数都是采用五声音阶的,例如我们刚刚学过的《茉莉花》。五声音阶与西洋音阶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了4和7)在古代中国,他们还有各自的名字,叫做宫、商、角,徵、羽,以1为主音的歌曲,我们就叫五声宫调式,以2为主音的歌曲就叫……五声商调式,以此类推。
2、分析《小黄鹂鸟》的调式。
教师:那请你看看《小黄鹂鸟》属于什么调式呢?有个小窍门,就是看这首歌曲的结束音是什么,一般的民歌都是以主音结束的。《小黄鹂鸟》的结束音是(宫),所以是五声(宫)调式。
五、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优美动听,如今的蒙古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将现代音乐的元素与传统民歌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很多极具蒙古族风格又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蒙古族的歌曲呢?(吉祥三宝、天堂等等),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欣赏一首现代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的片断。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继续搜集更多的蒙古族歌曲,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再一起来分享,好吗?
教学反思:
一、创设氛围,激发歌唱兴趣。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的年龄特点,很多学生不再有歌唱的激情,甚至羞于演唱,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现状,从组织教学到导入歌曲,都从创设情境出发,学生一进入教室,就从视觉和听觉上进行了感受与体验,这种感受可能是无意识的,但却为后面开展的歌唱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明确目标,设计合理。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歌唱课教学的四步曲:激发歌唱兴趣——理解歌曲情感——学习唱歌技能——升华演唱表现。通过这样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轻松的越过了学习歌曲时的重重障碍,顺利前行。
三、创新教学方法,攻克重点难点。在小学歌唱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是“听唱法”。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简便地学习歌曲,同时,可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歌曲情感的体验上。但是,长时间的模唱让学生感到被动和枯燥,而且也难以适应合唱歌曲的教学需要。因此,我在学习歌曲环节大胆创新,采用了听辨旋律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从被动变主动,就连班上的“落后分子”都竖起了耳朵认真排序,在我宣布正确答案后,听辨完全正确的孩子们欢呼雀跃,一下子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啦。在视唱环节,学生们一点都没感觉到枯燥,随着操作旋律卡片的同学,以两小节为单位认真视唱,还非常有成就感呢!正是因为以上的环节使孩子们对齐唱部分的旋律掌握得非常准确。我又采用“对比法”,让孩子们找出合唱部分只在低声部有两句不同之处,所以,在进行合唱教学时,并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孩子们就高水平的完成了合唱。为了使孩子们能够体会出合唱歌曲声部间的和谐与均衡,我采用了录音的方式,孩子们通过互评与自评,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加以改进,使得最后一遍的演唱非常成功,孩子们兴奋的表情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中,无法抹去。
当然,这节课上也是有很多不足的。例如,在视唱旋律卡片时,完全可以由学生来进行伴奏,因为歌曲是C调的,对于六年级学习钢琴的学生来说,单手弹奏是轻而易举的,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会更加激发其它同学的学习欲望,在下次试教中,我会尝试放手,而非一手包办。另外,在学生演唱歌曲后,我采用的是录音的方法,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们的声音,如果能采用录像的方式,让孩子们不但可以听到自己的歌声,还能看到自己的表情,那最后合唱的效果又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我也好期待能看到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表演呢!
教学点评:
《小黄鹂鸟》是实施有效唱歌教学的一堂实践课,整个课堂遵循着吴斌老师提出的“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的九字唱歌教学理念,目标明确,设计合理,教法创新,效果理想,是一节较为成功的唱歌课。
一、注重审美,以情带声。
《小黄鹂鸟》教学中,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始终注意了强调音乐教学的审美性,如在开始部分精心选择了由著名歌唱家格格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旋律极为优美动听。学生在美感很强的音乐中进入教室,身心的愉悦对即将开始的音乐课产生了向往,再配合优美的蒙古族风光、人文图片,学生对蒙古族文化及音乐的向往达到了顶峰。此时,适时导入歌曲,再用极富感情的声音朗读歌词,这种以情带声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演唱歌曲的欲望,使后面的练唱和处理都显得极为自然,因为,带有真情实感的歌声才是最最动听的。
二、尊重课标,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音乐课程总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同时《音乐课程标准》中对表现学习领域的演唱教学内容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六年级的学生应该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知道演唱活动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恰当的反应;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做出简单评价。
教师紧紧围绕着音乐课标中的学段目标,合理的确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运用最有效的办法让学生运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其次是合唱教学,最后通过同学间的自评与他评,提高学生的评价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手段都紧紧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开展,采用了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教学策略,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
本节课在学唱环节主要采用了:1、听辨旋律排序法;2、听唱视唱结合法;3、对比法;4、综合评价法等教学方法。遵循了音乐学习的规律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的原则。本课优选的教学方法一方面突出了音乐学习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通过聆听、朗诵、视唱、齐唱、合唱、互动等多种形式来感受、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强化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舞台还给学生”。
当然《小黄鹂鸟》一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遗憾,例如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对科学的声音训练有所欠缺,有时对课堂上的生成不够敏感,没能对学生的反馈及时地做出准确的指导。希望老师能在反思中收获,在校正中前行,在实践中创新,在不断学习中探索出有效的唱歌课堂教学模式。
(点评教师:区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