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05@365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原则与方法(2025.11.01)

(2025-11-01 20:37:14)
标签:

365

记得差不多是20年前,我在原来的学校里担任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精读课教师。那时候我们已经在探讨如何将课堂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上世纪96年我到北师大研究生面试的时候,记得王英杰先生用英语提问,让我讲讲中美教育的差异。当时我其实对于教育的理解非常浅薄,只能从自己仅有的知识库里调用了一篇大二时学到的课文。里面讲的是一所美国学校课堂上教学的情景。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回答,美国教育更强调“自由”,学生们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后来更是接触到更多相关的内容,所以在自己走上讲台后,就希望改变传统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现象,进行课堂上学生小组学习的实验。

中间其实走过了一些弯路。甚至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碍于我是学校第一批研究生,又是31岁当上了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本就有意见的老师在我自己主持开展并亲自参加的骨干教师公开课之后,在总结的时候阴阳怪气地说她自己如何踏实高效地上课,不像有些人搞一些形式的东西。嗯,说谁呢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

不过当时我自己也对小组学习的效率存有疑虑。从短期效益来看,一个语法项目,如果老师直接教,对于学生们,尤其当年我教的那些成人学生来说,无疑更高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上进行小组学生自学,真的必要吗?小组学习如何进行才能更有效呢?说实话,在教学总结会上听到同事这样的说法,心里不难受是假的,也有过动摇。但最终,我还是觉得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这个理念没错,只是需要对小组的学习形式继续改进。

所以,我一路坚持了下来,来到新学校之后,依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持续改进,也有了一点儿心得:

1. 课前精心设计。

所有课堂的活动都需要课前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小组学习活动设计。总的来说,小组学习活动内容要根据以上方面分析的结果进行设计,要具有可讨论性。也就是说,讨论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通过协商和交换信息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答案。

2. 进行充分训练。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对于以往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就更是如此。同时,每门课程的内容、学习方法、学科逻辑等都各不相同,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内容也同样不同。因此,在学期初,教师就要向学生讲清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最初的几次课上,进行小组活动之前,都要向学生告知具体的操作方式、流程等并进行相应训练。只有学生们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习惯之后,才能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3. 坚持异质分组。

在语言课上,建议进行异质分组。这里的异质是指,学生间语言水平、认知水平、学科背景、学习态度、性格特征等都不相同。这样,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才能从分工开始就能够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学习进行合理分工,同时又能够相互协作和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4. 活动分工明确。

通常一个小组最理想的规模应该在3--6人,但因为会出现大班(40--50人)或者超大班(60--100人)的情况,也会有8--10人小组。但不论哪种规模的小组,教师在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都要进行角色设定与分配。尤其是在最开始的训练阶段,教师要对小组内容分工进行指导,也要有一定的指派。比如,规定一个小组在学习中,要根据特定标准进行任务分工并进行分工记录。首先是对任务进行分解,然后记录每个小组成员具体完成的任务。总之,要让小组每个成员都有具体任务。

5. 合理时间管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很容易出现跑题和闲聊的现象。要规避这些现象,除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之外,教师在活动时间上也要有有效管控。通常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不同,设计每次小组学习的时长并严格控制。每次小组活动的时间要设计成小组能够完成任务的80%--90%。在开始小组活动前,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活动时长。在接近活动尾声时,要适时提醒剩余时间,通常在进行到活动2/3时进行提醒。时间到就停止小组活动并开始进行汇报。如果发现时间设置过长或过短可以及时调整。

6. 成员轮流汇报。

在小组汇报阶段,可以鼓励每个小组的每个组员轮流汇报活动中的一部分。如果任务较简单,可以由小组选出的代表汇报。教师要有相应记录,在下一次小组汇报时,要要求小组换另外的成员汇报。这样,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进行公开汇报的机会,也能够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活动时可以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7. 教师随时指导。

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走到学生们中间,掌握每个小组活动的进程,和学生们进行一些交流,及时发现每个小组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启发、指导、纠正等工作,提高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8. 及时总结提高。

每次小组活动结束,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改进小组活动设计。也要及时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现的闪光点和相关经验,做到教学相长,积累教学素材,以便可以更好地开展课堂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