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75@365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培养下一代什么?(2025.10.02)

(2025-10-02 20:12:43)
标签:

365

8天的假期,其实过得很快。昨天躺平了一天,今天真是不敢再耽误时间了,一大堆的工作等着呢。今天还是选择做了一些零散、容易但也比较急的事情。同时脑子了有一些关于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想法,简单地想了一下,和师弟做了交流。

起因是去年请了在人工智能公司工作的师弟来给我们学科的学生进行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培训讲座。师弟的PPT里,有一张关于人类发展不同阶段对于人的核心能力需求的发展演变示意图。当时讲的时候,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师弟认为是人工智能时代,然后相对应的产业改变和对人需求的改变,并没有给出答案。

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终于在这个周一给本科生上通识课的时候,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回答,所以今天就尝试着写下来和师弟做了个交流。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思考:

按照人类劳动力主体发展的路径,在信息革命(工业革命3.0),我同意师弟的观点,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工业革命4.0)的开端,而且这个阶段还在加速度前进。那么我认为在这个阶段,作为一个的概念,确实已经摆脱了比较低阶的对物质、生存、安全、归属等基本需求,正在向更高层次的意义追寻、价值创造和自我实现跃迁。那么,在这个阶段,人的主要需求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存续。这一存续不再仅依赖于物质积累或技术进步,而是取决于人类能否在智能文明中确立自身的主体性。

而劳动力主体从事的产业,也从农业——工业——服务业,来到了万物互联时代。是将前三个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主体产业,通过人工智能和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与重构,实现生产力的质变跃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数据驱动、智能主导与系统协同,劳动力不再局限于人的体力与脑力延伸,而是人机共生、虚实联动的新型协作体系。我们无法再将其归纳为某种特定的产业,而是一种综合的高度融合的、为人类文明演进提供持续动能的新型生产范式。在这种范式下,艺术、哲学、科学与技术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创造性劳动成为人类主体性的核心体现。

那么,人的本质力量不再仅仅体现为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体现在对智能系统的引导、伦理秩序的建构以及文明方向的反思上。当机器不断逼近认知的边界,人类更需确立自身的主体位置:不是与算法竞速,而是以人文智慧为其划定边界,注入温度。在本阶段,人的核心能力在于能够选择正确的事情,并能够通过创造性的行动,统合各种资源将选择转化为现实。我现在能够想到的就是领导力。这种领导力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人的领导,而是对所有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与信息的整合与引领能力,是在复杂系统中把握方向、激发共创、实现价值升维的关键。它要求个体具备跨域思维、伦理判断与情感共鸣的深度结合,能够在人机协同中锚定人性坐标,推动技术向善、文明向前。

而我们的教育,不论是培养自己的孩子,还是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下一代具有这种领导力,不是正确地做事,而是学会做正确的事。

师弟读了我的想法,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师姐,您的思考很深入。 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

人的角度来判断和选择,提出问题。机器的角度来获取知识,进行推理,获得结果。 然后是人机协作 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