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65因材施教(一)观察与了解孩子
(2024-02-11 11:26:53)
标签:
365因材施教观察了解家庭教育 |
而在近代工业发展之际,生产力的提高也带来文化教育的普及。尽管如此,大批量人才培养采用的只能是相对效率高的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正是为了高效率普及基础教育。直至今日,班级授课制依然是正规教育采用的主要方式。尽管学校的老师们都知道应该“因材施教”,也都尽力在做,但班级授课制从形式到方法上都限制了“因材施教”的真正实现。而作为父母,面对自己一个或者几个孩子,恰恰可以在家庭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从而家庭教育与学校正规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我们从孔子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真正充分全面地了解一个人。对应到父母,我们首先要做的也是全面充分地了解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一般来说,孩子从出生就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养育的过程中,父母完全有条件深入细致地了解孩子。
***无条件的信任,给足孩子安全感。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这是一种对人对事正向的期待,因为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我们对于客体对象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投射和影响。比如我们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完成任务,即使孩子们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们也不会认为他们在偷懒,也不会强行让孩子必须开着门。如果我们相信孩子能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会变得更好,我们就不会觉得孩子偶尔的过失或消极,就一定不会改变。如果我们相信孩子能够学会一件技能,我们就不会因为孩子花了很长时间没达到我们的预期,而感到焦虑并过度干涉……这些都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完全信任,从而有足够的安全感,可以大胆尝试和挑战,也可以安心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我记得带然去参加复旦高水平艺术团校考的时候,也约了交往了很长时间的一位博友见面。我记得她当时和我说:“你和然然是我看见的最放松的考生和家长。”我想这种积极认真的备考经历,轻松应对的心态,来自于然然从小到大的心理安全感。即便是考试不成功,也不会成为她成长过程中的羁绊。
***练就一双擅于发现美的眼睛。
有了无条件的信任,家长们还要能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耐心观察,练就一双擅于发现美的眼睛。不是说对于孩子身上的问题就视而不见,而是说我们知道没有人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人的一生是永不犯错的。而是说,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事情就武断地下结论,给孩子贴标签。
在网上看到一个小姑娘,也就10岁左右,做得一手好面点,每天兴致勃勃地揉面团儿。曾经教过一个孩子,英语学习有困难,但对各式武器装备说起来头头是道,也会一些武器的英文名称。然的一个小伙伴,文化课并不十分突出,但一站上舞台就是一个小精灵……作为老师,接触过太多孩子了。我教过成人夜校里那些所谓原来学业不成功的孩子,也教过985大学的研究生。每个孩子都有很多面,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但也都有自己擅长的和明显的短板,没有完人,也不是人人都是文化课拔尖儿的,但也没有哪个孩子发展得非常不好。
孩子们的人生很长,可以有无数的发展可能。我们要始终相信,人拥有向上生长的力量,即使在过程中出现意外和长歪,都没关系。人生就是一场不断探索、学习、尝试、犯错、纠错的修炼,家长就是在陪伴的过程中,尽量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是溺爱那种把不是也说成优点的发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畅通无阻的交流,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和需求。
除了日常的耐心细心观察,我们更多地是通过和孩子之间畅通的良好的交流,才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真正需求。有关沟通的文章,可以参考我以前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xmCpXttYmBOSQAQ75C1PhA《沟通是信任,前提是安全》。这也是我反复强调信任和安全感的原因。当家长和孩子能够敞开心扉的时候,当家长和孩子能够无障碍沟通交流的时候,才是家庭中亲子教育最成功的时候。
未完待续
前一篇:41@365大年初一,还是累倒了
后一篇:43@365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