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不能详细论述,只是一些零碎的想法。以后有机会想明白了再写,也许很快就能想明白,也许一生也想不明白。顺其自然了。
还是这两天早出晚归,搭同事的车一起出行,路上就会闲聊。当妈妈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孩子。说孩子,就离不开教育。漫谈的形式,也不会有什么聚焦,就是想哪儿说哪儿。偶尔就说起孩子分数的事情。我和同事们说起我小时候的故事。
我高中同桌,高知高干家庭。后排闺蜜,也许算不是高干,也是高知家庭。大学同宿舍闺蜜,依然是高知高干家庭。好吧,我承认,我们那个年代哪怕是上个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也不容易。在重点高中和大学里遇到高知高干家庭的孩子也很正常。
在这样的接触中,从小学到高中,我发现身边工人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这也是我在研究生阶段接触到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之后,马上产生了深深共鸣的原因。当然,我和同事聊天儿不是聊布尔迪厄,是另外一件事情。
我的这三位同学,现在也依然还是好朋友。我们出身不同,家庭环境不同,见识不同,本身的学识亦不同。大家当年虽然上的大学不同类,但都属于省属重点本科院校,录取分数也都相当。也就是说,但从高考成绩上来看,我们的成绩
几乎是相同的。但我自己知道,自己和其他三位同学无论是见识还是学养上,不能说天差地别,也是隔着几乎无法跨越的鸿沟。所以,我对于成绩能说明什么问题,太深有体会了!
但我并无意说现在的考试和录取制度如何,因为如果不看成绩,就是更大的不公平。但作为家长,知道成绩的重要意义,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求学期间,学校的学业成绩能够说明的问题太少了!这个成绩在一个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在我们那一代,像我这类需要为自己打拼的人来说,成绩至少可以让我们有机会在社会上立足,至少可以生存下去,可以养家糊口。就像现在张桂梅校长女高中的那些孩子,那是她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几乎唯一的途径。
但我们的孩子呢?就那我自己的孩子来说,即便她将来不工作,也饿不死。她和张校长女高里的那些孩子不一样。没有大富大贵,但从小也衣食无忧。分数对然然这些孩子来说,重要,但绝对没有对女高里的那些女孩子们来说更重要。
但这也是人性本能使然,曾经拥有过的资源,就想让自己的下一代继续拥有。虽然衣食无忧,但谁都不愿意在经济上、社会名声上有任何下降的空间。下降了,就不舒服。
于是,即便知道学业成绩并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只要是一种保持自己社会资源占有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就要拼命争抢。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会忽略子女身上其他更为重要的东西。
同事问我,然然在学习上完全不用你操心,那你关心孩子什么呢?我说,对于这些智力超常的孩子来说,学习就不是问题。家长更重要的任务是把握大方向,要让自己的孩子为人要正,学会与正常人沟通和相处,学会守住底线,学会保护自己。
为人正直,不做精致利己的人,不贪小便宜,不怕吃小亏,有责任有担当,有大格局,对于超常儿童来说,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最最重要的。超常儿童,或者天赋异禀的人,在英文中叫做“gifted
talents”,上天赐予礼物的人。按照我们中国人的哲学,月满则亏,福祸相依。既然先天得到的比别人多,就要懂得给予和奉献。我虽然物理很渣,但我知道能量守恒。欲壑难填,最终一定会以某种方式遭到反噬和削减。所以,同样的,我们有先天的优势,就不要以为自己所获得的都是理所应当,要懂得付出和回报。
能够换位思考,学会用正常人的方式沟通,对于超常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很多时候,并不是超常儿童心高气傲,他们是真的不理解,就像我们有时候很难理解他们一样。但普通人之间有误解,会有对等的沟通和解释。而超常儿童和普通人之间,沟通在心态上可能就会出问题。智商高的人可能体会不到普通人为什么不能做一些事情,普通人有时候会因为高智商人自带的“光环”就对他们产生误解,觉得他们傲气高冷情商低,从而让本来就产生的误解和隔阂越来越深。
守住为人的底线,就不会贪得无厌,不会目中无人,不会高高在上,懂得为人做事要有所节制。不会在低谷期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也不会“得意便猖狂”。一个良好的为人和心态,从小处说,可以保孩子一生平稳安康;从大处说,可以惠及乡里,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会保护自己,就是上述这些的结果。当然,这里的保护,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层次上的。
总之,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成绩很重要。但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更多。成绩不好,也许生活上会有坎坷和难处,但比成绩更重要的那些事出问题了,对个人、对国家,则关乎生死。太多的悲剧就在我们身边不断地上演,希望家长们不要一定等到出事的时候才后悔。